作為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的一名委員,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員會副主委、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始終將目光聚焦于“生態環境”這一關鍵詞,其中既有對國家戰略、方針、政策的關注,也不乏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地方落地見效的關切。
“過去一年,我的履職工作重點圍繞‘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加強三峽庫區治理與保護’‘中小流域保護’等方面展開,提交的2件個人提案、8件聯名提案,均被全國政協立案辦理。”2月24日,余國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這些意見建議最終助力相關工作在國家政策層面取得突破,推動解決了一些生態環境領域的疑難問題。
如為強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余國東提出了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頂層設計、強化安全利用和源頭防控措施的技術研發和集成、開展全域污染排查和溯源等建議,得到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研究吸納。余國東欣慰地看到,國家出臺了《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等部門規章,發布了《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等標準,強化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督促落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措施……
除此之外,余國東還結合委員履職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聚焦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淘汰等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和工作短板,赴市內區縣和國內重點省市開展調查研究數十次,先后梳理形成《建議加快推進我市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深入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議加快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淘汰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關于加強我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建議》等3個專題調研報告,呈送給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得到重視并轉有關市級部門推動落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是我今年重點關注的幾方面工作之一。”余國東說。
方向清、目標明,履職不停步。近幾個月,余國東持續圍繞相關主題開展了走訪調研,重點了解地方在推進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他表示,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深入調研,梳理形成切合實際、科學可行的對策建議。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資政獻言。
展望新一年的履職路,余國東依然信心滿滿:“我將矢志不渝、全力以赴,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