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八支社社員、上海交通大學園林系教授劉春江領銜的上海長三角人口密集區生態環境變化觀測站獲批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此次獲批,將極大促進我國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生態環境定位觀測發展,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并為人口密集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技術創新提供強大平臺。
長三角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我國沿海城市帶、長江經濟帶及“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區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密度高,環境壓力大、生態資源脆弱。在全球變化和高強度人類活動的雙重干擾下,人口密集區生態環境演變特點、生態安全格局及可持續發展機制,及城市森林功能和經營技術等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發展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劉春江曾于1994年至2003年赴歐學習、工作,期間參與了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寒帶針葉林生態定位站和德國基爾大學溫帶闊葉林試驗站建設工作。2004年回國后,他帶領團隊與上海市林業總站合作,首先開展了上海城市森林生態定位觀測研究,并形成了目前基于長三角人口密集區生態環境變化的“一心一組一網多點”觀測研究布局。
十多年來,劉春江帶領研究團隊攻堅克難,突破人口密集區生態環境科學觀測技術瓶頸,形成觀測點—局域—區域數據融合分析和推演方法,提出樣地——遙感耦合的城市森林生物量碳估測模型,首次發現植物葉表面大氣顆粒物“凝并效應”,引起廣泛關注。國家林草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連續被國家林草局評為優秀站點;此外,劉春江團隊的成員還利用觀測研究的最新成果,開展生態環保科普講座,利用觀測站開設“生態文明”參觀體驗課,受眾達6000多人次,多次受到中央電視臺、解放日報、新華網等媒體的報道。(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