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全國婦聯印發《關于表彰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的決定》,九三學社社員、山東工商學院金融學院教授周健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這是對她2年多來積極開展援疆工作的充分肯定。
勤耕不輟 勇擔重責
助力新疆教育與社會發展
煙臺、喀什,一個位于東部沿海,一個位于西北邊陲,不但相距遙遠(近4700公里),而且氣候、飲食、風俗、文化迥異。當2018年9月,組織委派周健援疆任務時,她毅然接受安排,離開熟悉的港城,走向未知的邊疆,卸下慣常的工作,抗起援疆的責任、擔當。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大學,周健開始了她的援疆工作??κ泊髮W師資短缺,科研工作非常薄弱。周健時刻不忘援疆初衷,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助力喀什地區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她與同事一起申報并獲批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為喀什大學再添兩所省部級研究機構。
在近3年的時間里,周健在喀什大學承擔了7門課程、平均每周11學時的教學任務,共承擔25名本、碩畢業生的畢業指導工作;她積極對接校外資源,大力推動喀什大學與當地政府間的合作,與同事一起成功中標喀什經濟開發區公共事務局的委托項目(項目名稱:深圳產業園生產經營和用工調查研究),主持申報并獲批新疆自治區社科規劃項目1項、自治區高校人文計劃重點項目1項,接受重大委托研究項目1項。
周健踏實工作、開拓創新,以實際行動為喀什的發展及喀什大學的教學、科研水平提升貢獻了力量。
師愛無疆 古道熱腸
為民族學生成才保駕護航
作為援疆教師,周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非常關注各族大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她主動參與當地的“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先后結對8位民族學生,定期與她們一起就餐、談心、做心理輔導,幫助她們更好地融入到民族大家庭。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她將學生分為經濟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弱勢學生、就業困難學生四大類,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教育、特殊學生關懷、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就業幫扶等貫穿于教書育人全過程。她時常走進宿舍和學生一起交流談心,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有針對性的進行幫扶,并做好談話記錄和后續跟蹤,努力實現學生成長 “一個也不能少”。
維護統一 助力脫貧
彰顯民族團結一家親
從經濟發達的黃海之濱煙臺,來到祖國西部邊陲城市喀什,周健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將努力促進民族團結作為援疆的第一要務。她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活動和非法宗教活動。她積極參加組織安排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與巴仁鄉三村阿米妮古麗·伊斯拉木家認親結對,定期為她們家捐款、捐物。主動承擔了圖爾貢?奧斯曼、麥麥提敏·托合提和卡德爾·吾布力3個貧困戶的定點扶貧與結親工作,從技術層面到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多方面展開工作。為了使工作扎實開展、有溫度有深度,她積極從報刊、雜志、網絡搜集資料,講好民族故事,強化他們新疆歷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認知,將扶貧扶智落實到實處,使困難群眾通過發揮自身價值實現脫貧致富,回報家鄉和社會。
由于工作突出,周健先后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評為“第九批省市援疆優秀個人”,被喀什大學任命為中巴經濟走廊研究中心副主任,被山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評為“教育援疆先進個人”,被山東省婦聯授予“山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在援疆期間,周健85歲的母親在家不小心把腰摔骨折,家人們期待著她早日回家。但在第九批援疆服務期滿后,她經過深思熟慮毅然選擇留下,從2020年2月成為第十批援疆人,再次開啟她服務喀什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十四五目標工作。面對新的工作目標,周健更加信心滿滿、意氣風發,雖然工作更加繁忙,但她感到充實而欣喜。(九三學社煙臺市委 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