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每個人、每一天都應享受閱讀帶來的進步和樂趣。盲文,則是盲人自由享受讀書樂趣的重要手段……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楊佳建議,加快推動綠色盲文印制技術的應用,尤其是拓寬盲文在無障礙環境中的應用范圍,盡快將新技術應用于盲文圖書出版、盲生教育院校、特教資源中心及服務盲人的社會機構,讓視障人士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和社會服務。
盲文是視障人士獲取知識和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為觸摸凸起點字增加了諸多不便。
當前,現行盲文刻印工藝由于成本高、印制流程長、設備操作繁復及無法實現流水線生產的限制,實際能提供的圖書數量十分有限。多次觸摸閱讀后,盲文書會出現點字變形甚至壓平的問題,導致信息缺失,嚴重影響使用壽命。此外,盲文在化學、醫學等需要通過圖形、圖像傳遞和理解知識的學科上顯得捉襟見肘,與此同時,公眾場合也欠缺盲文平面導引圖、盲文地圖等應用。
我國作為世界上視障人士最多的國家,盲人多達1200萬。近年來,以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宋延林團隊為代表,涌現出一批熱衷綠色盲文印刷技術的科研人員。宋延林團隊采用3D打印原理,與納米抑菌材料相結合,研發出綠色盲文印制技術,克服了傳統刻印盲文無圖形、不耐用的缺點,實現了精致的圖文并茂、明盲對照盲文制作。(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卜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