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緣分叫“堅持”,因為堅持,化為初心,初心不忘,方得始終。25年來,我總感覺人生的旅程中,能夠與人民政協結下緣分,而且歲月長伴,委實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賜予我不斷奮進的力量,催我向上,正道成長。
寫政協 頌政協 政協處處有出彩
我與政協結緣,始于1997年。這年8月,我從東鄉縣畜牧水產局借用到東鄉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因為縣政協歷年來的工作,亮點眾多,精彩紛呈。作為縣委報道員的我,從此乃至后來通過公考調入宣傳部的歷年時光里,特別關注搜尋政協工作出彩之處,并且為此采寫過不少有關政協方面的新聞稿件,刊登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上,還采寫過多個優秀政協委員的先進事跡,有的還收錄在縣政協編輯出版的《東鄉縣政協委員風采錄》中。當年,縣委宣傳部還有一個從學校借用從事新聞工作的同事,姓陳。我寫政協稿件多,他寫政法稿件多,所以單位同事都笑我倆“周政協”“陳政法”。只是那時自己因為沒有達到當政協委員的要求而初心留憾,“良緣”擦肩。
以往,東鄉一中校門口至鐵路橋下路段,多年沒有一盞路燈,又是長下坡路,每天晚上黑燈瞎火,異常昏暗,學生下晚自習騎車回家,非常不安全。1998年,通過政協委員的提案建議,縣政協出面協調,縣內部分從事個體私營企業生產的政協委員,自告奮勇,集資架設了20多盞路燈,一中師生和學生家長歡呼雀躍。我以標題《政協委員一提案,圓了師生多年夢》,及時采寫了這篇消息,被省、市黨報、電臺和政協有關報紙相繼采用或轉載。隨后,縣政協還約我草擬了一篇功德碑文,由縣政協審核把關后,鐫刻豎立在那段路上的會龍橋頭,讓過往的群眾觀看傳頌。如今,道路已變,橋已改造,碑石無存,但是留存的記憶永銘心田。
2001年,當年80多歲的臺灣同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后裔白鳳毛先生,在全國各地尋根問祖。因白居易曾貶官謫居九江,后嗣繁衍,為查尋白居易后裔在江西分布區域,當得知東鄉有唯一白姓聚居地后,白鳳毛先生風塵仆仆趕到東鄉,通過東鄉縣政協牽線搭橋,幫助查找考究各類歷史資料,最后敲定東鄉黎圩鎮侯橋村就是大詩人白居易的一支后裔遷徙而來。一石激起千層浪,縣政協告知我這個驚人的新聞線索后,我不敢造次,立馬向當時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躍飛匯報,周部長親自帶我去侯橋村采訪,研讀村民家譜,核實相關資料,最后撰寫出《東鄉發現白居易后裔村》通訊稿件,《江西日報》《撫州日報》均以重要版面刊登。從此以后,侯橋白居易后裔村聲名遐邇,跟蹤采訪報道的媒體和參觀考察者絡繹不絕。
不僅是在縣內,在縣外,我也與政協不脫緣分。2004年,我響應縣委號召,到浙江溫州樂清市“全民創業”打工訓干,應聘到一家商會擔任行業報記者、編輯。樂清市民營企業發達,不少民營企業主身兼各種社會職務,自然不乏政協委員。在商會,與企業家打交道的機會多,兼任政協委員的優秀企業家們更是我經常采訪報道的對象,他們無私奉獻和飽滿的參政議政熱情,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讓我倍受感染,頗受啟迪,向往加入政協大家庭的意愿與日俱增。同時與一些企業家因工作往來而結緣交友,也成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憶,我曾采寫的樂清市新興工業有限公司的臧總,他們夫婦至今與我保持朋友般的感情交往,先后三次來東鄉參觀考察,尋找發展的空間;樂清市混凝土有限公司崔董事長,常年與我保持微信交流,友情往來……
當委員 扛使命 履職盡責鼓與呼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險夷,履之者知。2016年,我榮幸被推選為東鄉縣政協委員、常委。加入政協大家庭,實現了我多年夢寐以求的愿望,從此,我的人生之路邁入充溢陽光、引領向上的軌道,感覺豪情滿懷,勁頭倍增。我深知,政協委員承載著組織的信任、公眾的期望。為此,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深入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學校、醫院等地,調研采訪,了解職能部門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社情民意,積累第一手資料,為區委、區政府獻計出力,尤其是關注廣大群眾對發展或完善民生事業的訴求,樂作正能量的“吹鼓手”,每年都向區政協提交多篇有價值、有份量的提案,連年被評為區優秀政協委員或優秀提案人。撰寫的提案《借助撤縣設區契機,打造東鄉全市工業商貿發展“橋頭堡”》《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建議》《讓老街留住記憶與鄉愁》《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區保障房使用與管理的建議》等,均作為區政協重點提案,組織相關部門督辦;《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助推旅游產業發展》《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平臺設置,推動我區電商產業發展》等調研文章,分別在每年的區政協大會上作為發言材料。
政協垂青,更惜緣分。后來,我有幸再上臺階,被推選為撫州市政協委員,更感使命光榮,擔責沉甸,再添履職勁頭。市政協每年組織的培訓學習、專題調研、現場參觀考察等各類活動,我都積極參加;大會分組討論,我也積極且有針對性地發言,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并由此受到九三學社撫州市委的厚愛,吸收我加入該民主黨派組織,成為東鄉區第一個加入九三學社的社員,在2020年底還被推選為九三學社撫州市委委員。我在市政協大會上提交的《關于脫貧攻堅過程中重點幫扶深度貧困人口的建議》引起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落實。我結合本單位的工作,撰寫的《大力加強人防工程建設,科學有序開發利用現代城市地下空間》提案,被市政協評為優秀提案,收錄在市政協組織編纂的政協委員履職匯編中。
續征程 抒憧憬 懷揣激情再出發
哲人云:不要放棄現在的堅持,因為未來會引以為榮。政協引我步征程,春風化雨潤心田。2021年市、區政協換屆,我榮幸被推選連任區政協常委、市政協委員。在市政協新一屆一次大會分組討論時,我向組織坦言:人民政協是政協委員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珍惜家園、守望家園、服務家園。以往五年的政協委員履職經歷,讓我親身體會到人民政協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更加明白一個道理:能夠做一名政協委員,身感榮耀,使命神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的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對政協委員提出的四點要求,其中一條是“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界別群眾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我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只有時刻不忘初心、堅守信念、站穩立場、保持定力,敢擔當、有所為,不斷提升自己參政議政的能力,才能無愧于心,不辱于職,做新時代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
前程漫長,歲月長伴。生命中有過當政協委員的歷史,就是一份值得永遠珍惜并為之奮斗、追求、感恩、長憶的緣分。這種緣分,將激勵我永葆青春的熱情。當前,祖國正處于改革開放關鍵階段,國際風云變幻、經濟體制變革、利益格局調整……投身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我,一名普通的政協委員,一定與全國千千萬萬的政協委員同負荷、扛使命,始終與黨和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懈前行的動力,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履職盡責,服務大局,為新時代政協事業的發展獻計出力,貢獻個人綿薄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周志遙,東鄉區人防辦副主任、民防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