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洛陽市彭婆鎮郭洼村,馮立培(右)和彭婆鎮副鎮長董貴強查看粉條加工戶晾曬的粉條。
“馮鎮長,你們彭婆的粉條和小米很好吃啊!”3月27日一大早,九三學社河南省洛陽市委會委員馮立培便接到了電話。洛陽師范學院教師陳玥和朋友們想再買些彭婆鎮農產品。
提到這次“復購”,還得從馮立培的掛職經歷說起。
馮立培是九三學社洛陽市委會凱旋支社主委,現任洛陽市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洛陽市伊川縣彭婆鎮掛職副鎮長期間,馮立培“躬身入基層,煉金不鍍金”,以幫助村民增收為突破口,為郭洼村粉條產業發展把脈開方。兩年下來,他四招打成組合拳,開創粉條一片天——這也讓他“粉條鎮長”的名聲不脛而走。
提升粉條品質
馮立培到任后,很快發現:紅薯粉條是洛陽市伊川縣彭婆鎮郭洼村的特產,遠近聞名。但是,礙于村民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村集體經濟薄弱,粉條產業一直未能發展壯大。這么好的優勢,為什么不能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渠道呢?
“粉條在俺們這兒叫‘細粉’。能把純紅薯粉條做這么細才叫水平!”郭洼粉條加工戶們對本村粉條質量非常自信,但對時下城里人、年輕人的消費變化卻“漠不關心”。
如何進一步提升品質?為了更好迎合城里人、年輕人的口味需求,馮立培帶領粉條加工戶到附近鄉鎮甚至外縣“切磋交流”,組織愛鉆研的村民搞“技術攻關”,共同研究如何穩定可控地提升粉條質量。同時,他還帶領村干部和粉條加工大戶到外地觀摩全機械化的粉條生產流水線。
隨著粉條品質穩定且不斷提升,郭洼粉條的口碑越來越好,大幅度擴產的品質基礎越發堅實。
更新農民觀念
“每天生產的粉條都不夠賣!”“不愁賣,坐在家里數錢就行!”每到粉條加工季節,常常有外地客商包車進村挨家逐戶搶購粉條——這場景讓郭洼人津津樂道。
加工戶們都有自己穩定的客戶群,每批粉條總能輕松凈收幾千元。普遍存在的小農意識讓村民們無心擴大生產,粉條包裝“簡單粗暴”,生產規模多少年來一直是原地踏步。
馮立培把粉條加工戶們請到一起,共同觀看短視頻平臺的粉條帶貨直播,火爆的下單場面和銷售數據讓村民們“牙癢癢”。他親自為郭洼粉條量身打造廣告語“郭洼粉條好,遠近都知道”,請廣告公司為郭洼粉條設計產品包裝,幫忙聯系短視頻網紅、電商機構和直播平臺。鎮長樂于出面幫助村民解決粉條擴大生產難題!這讓粉條加工戶們逐漸解除了后顧之憂,主動找到馮立培商量如何把生產設備“鳥槍換炮”。
擴大粉條銷路
郭洼村村民說,他們已經具備常年生產、加工粉條的能力,但在過去,春節過后,外地客商便很少上門收購了。大家每年用在粉條加工的時間頂多也就三個月左右,其他時間,年齡大的村民只好在家“春種收秋”,年輕的則多數都選擇外出打工。擴大粉條銷售問題解決不了,成了加工戶不敢“火力全開”的直接原因。
如何破解粉條銷售瓶頸之困?馮立培先是向身邊好友、企業家等推薦購買,讓自己所在的凱旋支社和郭洼村結對幫扶,并主動聯系九三學社省市組織,又積極向洛陽市政協、中共洛陽市委統戰部和西北政法大學各地校友會等匯報,發動各方資源采購郭洼粉條等農產品。他主動邀請省市電視臺、報社記者等進鎮到村采風、宣傳,在團結報等主流媒體刊發《“這種粉條好,要讓更多人知道!”》《讓郭洼“細粉”香飄更遠》等20余篇宣傳文章,為郭洼粉條大量“圈粉”,“幫助伊川粉條走出河南”,大幅提升了郭洼粉條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為擴寬粉條銷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壯大集體經濟
郭洼村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村里幾乎沒有什么商業和工業,招商引資難度巨大。粉條加工成功讓十余家大戶“發家致富”,但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幾乎沒有什么貢獻。村莊發展活力有限,后勁不足,村兩委也是一籌莫展。
“發展粉條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馮立培登門拜訪村干部,一次次地促膝長談,引導村干部充分利用粉條加工這個傳統優勢十分明顯的現有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
發展村集體經濟,沒有啟動資金怎么辦?馮立培一面向中共黨委、政府匯報,一面主動到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拜訪。最終,他成功幫助村里爭取到“2022年伊川縣彭婆鎮郭洼村粉條加工項目”,申請到專項資金228萬元,圓滿解決了集體經濟項目啟動資金難題。
2022年,馮立培結束掛職后,他又主動聯系洛陽市政府機關食堂等,幫助展示、銷售郭洼粉條。如今,回到洛陽市政協工作的他仍常接到親友、企業家采購彭婆農產品的電話,村民也時常會因孩子讀書、子女就業、尋醫問診等問題找到他。而他總是熱心接待,竭力幫助。
基層工作關鍵是要真正融入群眾。馮立培掛職兩年,腳下沾泥土,手上接地氣,“掏心掏肺”地為鎮村發展奉獻了自己的心血。
近日,馮立培成功入選2022年度“最美洛陽人”,并被進一步評選為2022年度“最美洛陽人”十佳人物。
“一天彭婆人,一生伊川情,”馮立培說,“我是一名九三社員,也曾經是一名‘粉條鎮長’。只要能幫助村民的,我始終會全力以赴!”(洛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