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九三學社南通市崇川區委員會在唐閘古鎮辦召開專題學習會議,重點學習了張謇精神,并通過考察唐閘古鎮,感受張謇實業興國之路、愛國報國之情。社崇川區委主委傅曉琴主持會議,區政協副主席馬俊及各支社負責人和部分社員參加學習考察活動。
會上,馬俊從“什么是張謇精神、為什么學習張謇精神、學習什么樣的張謇精神”作了深入研究分享。他指出,張謇精神是一條救國興國之路、是成功實踐了現代化治理之路,也是一條截然不同的以師范教育為中心的教育之路。當前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家有能力、有責任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學習張謇精神、提出愛國企業家概念的原因。他認為,張謇精神集中表現在愛國、擔當、開放、創新、誠信這五大精神,而這五大精神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用他實實在在所做的事情概括出來的,其精神內涵集中于此但不僅止于此。
會后,全體社員參觀了位于唐閘古鎮的金絲楠木藝術館,即民國初年的南工房。馬俊親自為社員講解了南工房的故事和它折射出的南通近代工業發展的先進理念。
社員們感嘆:“一個人點亮一座城,一種精神影響幾代人”,就是張謇與南通的真實寫照,也是張謇精神的魅力所在。作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更要將張謇精神的內涵融入進自身的使命中去,立足本職、勇挑重擔,為推進“一區五城”建設建言獻策,為再創輝煌的熱血崇川貢獻力量。(宦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