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強,則國家強。為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激勵青年學子成人成長成才,11月9日下午,九三學社安徽師范大學基層委走進化材學院,與2022級化學(拔尖人才班)青年學子共話成長。
此次活動邀請了數學與統計學院胡炳生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鄭艷教授、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老中青三代師大九三人擔任主講,圍繞他們的學習、研究和成長經歷,與青年學子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
“我是你們的學長,我是1955年入學的,1959年畢業的……”這是提前二十分鐘到達、86歲的胡炳生老師和已經早早來到現場的同學們的第一句見面語,引起了現場同學的強烈的好奇。就這樣,座談會還沒正式開始,和藹可親的“30后”老學長和“00后”的同學們就熱聊了起來。
做好自己,學生要以讀書為第一要義。胡炳生以“讀書、做人與做事”為主題,進述了自己在個人成長、教學科研、著書立說等過程中的幾個小故事,生動的情節深深感染和打動了青年學子。“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學問”重在問,明確目標,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寬人律己”自我管理、善待他人,“每天有日記、每月有計劃,每年有小結,每天一小步,每月一大步,每年一臺階”“埋頭耕耘,不問收益”……胡炳生從知識、技能、智慧三個層面解答了學子們關于成人成長成才的困惑。
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生命科學學院鄭艷以“緣”破題,分享了自己從事科研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告訴學子們要主動與老師交流,好導師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要勤于思考,落在實處”“信書,不迷信”。她以“人生很短——珍惜,人生很長——規劃,人生很難——堅持”叮囑學子們要懂得感恩生活、健康快樂成長。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舒新文教授從個人成長經歷告訴同學們“如何做一名有潛力的本科生”,并提出了本科階段學習的具體建議。 他表示,“德”——要有擔當,要感恩,要自信,要追求極致和卓越;“智”——學會自主學習,做科研訓練提高能力,堅持不懈錘煉品質;“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芭d趣和好奇心”“恒心和耐心”“必然中存在偶然”。他還分享了從事天體物理研究的經歷。
與會學子認真聆聽師大九三前輩的教誨,感觸很深。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九三學社安師大基層委與青年學子共話成長活動已連續舉辦六年,通過講好我國科技發展和科研人員成長的故事,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引路人,為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添把力,也為我國科技人員的培養添把力,“只要對教育有幫助,對培養科研人才有幫助,我就會一直講下去!”86歲的胡炳生堅定地道出了九三學社安徽師范大學基層委全體社員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