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2-17
來源:團結報團結網
【字體:大、中、小】
【 顏色: 】
瀏覽量: ...
編者按:各民主黨派全國代表大會陸續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認真履職,代表廣大民主黨派成員行使光榮使命,他們作為民主黨派成員中的優秀代表,立足本職崗位服務發展大局,發揮黨派特色優勢履職盡責?!皥F結報團結網”開設欄目,展現民主黨派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們的風采。
“土壤就像地球的皮膚一樣,保護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币惶岬酵寥?,九三學社吉林省長春市委會副主委,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教授白娥滿眼熱愛。在白娥看來,土壤不僅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還關乎生態文明建設、“雙碳”目標實現等大局,土壤的固碳功能發揮著長期且重要的作用。
土壤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微生物驅動機制是白娥的研究方向。“簡單來說,土壤的碳匯功能、土壤有機質的形成和轉換、土壤有機質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循環效應等都是我關注的內容?!睋锥鸾榻B,她的研究主要服務于“雙碳”目標實現、黑土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需求,科技報國是她一直以來的追求。
在科研中感悟自然之美
據悉,白娥在南開大學畢業后曾前往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攻讀博士、博士后和工作約9年,所開發出的用于全球氮循環通量估算的模型在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相繼得到了日本、美國學者的進一步使用。2010年,白娥毅然放棄在國外的工作回國,先后在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從事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
白娥回憶說:“剛回國時,找樣地、建立樣地、組建團隊、組建實驗室是當時的重點任務?!睘榱藢ふ疫m合長期監測的樣地,白娥就帶領著團隊在長白山上跋涉千里、深入調研、實地勘測,經常是一連幾個月工作在山上。
2010年10月,白娥在長白山開展科研采樣。
盡管有苦又有累,但白娥樂在其中,她說:“野外工作是獲得第一手數據的基礎,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是常事兒,開始時可能覺得辛苦,后來就會慢慢愛上這項工作。”白娥認為,在野外工作中,可以見識到引人入勝的自然現象,激發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而這也正是地理學和生態學的魅力所在。
不斷求索 總有收獲
樣地建立后,就是極其考驗耐心和恒心的采樣和觀測。地理和生態領域的科研項目,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數據積累過程,而白娥所研究的項目也不例外,有的項目已經跟蹤觀測了10年,目前仍在進行,這就使得白娥每年總要定期抽出大量時間深入樣地一線,帶領和指導學生們收集采樣和觀測數據。
“每一項科研成果的取得,可能都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和等待,這在心態上是極大的考驗?!卑锥鹩袝r也會焦慮,但是她總告訴自己,要踏踏實實堅持下去,厚積薄發,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通過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近年來,白娥入選了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科技部973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等人才類科研項目。
2014年在德國參加學術會議后,白娥在阿爾卑斯山進行田野調查。
此外,白娥曾連續兩年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目前擔任國際公認的生態和地理領域多個權威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 Letters》《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Biogeochemistry》等的副主編或編委,始終致力于在國際頂級學術舞臺上發出中國學者的聲音。
努力推進高質量人才培養
白娥的陽光心態也潛移默化影響著她的學生。當學生在科研上有困難或在思想上有包袱時,她總是第一時間找學生交流,耐心指導、積極引導。據悉,白娥曾連續兩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指導的學生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看到學生們一個個從“科研小白”,成長為可以獨擋一面的導師,白娥的心里頗有成就感。她經常說:“我的一些學生起點可能沒有那么高,但是他們持之以恒、迎難而上,在科研這條并不輕松的道路上堅持了下來,他們就是挑戰自我的勝利者,值得更多的掌聲?!逼?,白娥指導的學生已有14名博士畢業、6名碩士畢業,其中有人已經在中國科學院擔任正高級研究員,還有多人在高校中擔任副教授。
管理工作也是白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作為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白娥帶領著學院在科研上朝著更加綜合化、國際化、定量化的方向奮力進發,更加注重前沿科學的探索和應用,更加注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踐行九三人的責任與擔當
2010年回國后,當白娥對九三學社的歷史、九三學社先輩的故事有了更多了解之后,她對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在實踐中探索規律、尋找真理,用科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些是我一直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遵循的準則?!卑锥鹫f。
2011年2月,白娥加入九三學社。作為九三學社社員,白娥始終不忘初心、責任和使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發揮特長,參與九三學社的各項工作。今年,基于自己平時在土壤保護和“雙碳”方面的研究,并結合我國泥炭資源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多方面調研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白娥等人提出了《加大國內泥炭濕地保護力度,加快泥炭資源進口》的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在聆聽了中共二十大報告后,我十分受到鼓舞和激勵,也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責任。”白娥說。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白娥表示,未來不但要在專業領域內不斷發展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多樣化、穩定性和持久性的理論基礎,探索創新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以及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科技力量,而且要發揮專業優勢建言獻策,在地理和生態領域展開更為深入的調研,為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絢麗新篇章踐行一名九三人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 :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