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⑩|曾沐風雨共芳菲 且將攜手踏弦歌
來源: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時間:2020-09-14內容提要:在九三學社建社75周年之際,追憶社的歷史,再現先賢功績,堅定初心如磐。九三學社的社員們曾用耕耘奉獻驚艷了舊時光,也用繼續堅守傾城了新時代,在如影隨形的美好中,同唱一首流光溢彩的盛世歡歌。
關鍵詞:75周年、民主與科學、攜手共進、疫情、牢記使命
時維七月,序屬季夏。九萬里山河如畫,從鱗次櫛比的樓宇里漸次暈染,工筆描繪出神州大地各色風物繁榮,處處蓬勃欣盛。覽芳華,念往昔,追思75載民主科學烙在云水時光里如煙花璀璨的印記,那些濃墨重彩的記憶碎片,那些頻奏華章的經典瞬間,在這個水晶簾動微風起的七月里氤氳開來,奔涌如潮,醉人如蓮。
值得回味的風景,永遠鮮活躍動在記憶的轉角。在九三學社建社75周年之際,追憶九三歷史,再現先賢功績,堅定初心如磐,在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中,喚醒那些沉寂在烽火歲月中,靜默于光輝歲月里我們曾經的共同記憶,心澎湃,情激蕩。七十五載風雨兼程,將“民主”和“科學”深藏于心,踐行于行,在統一戰線中默默耕耘,書盡平生快意的無數九三先輩們,他們志存高遠風清正,淡泊名利性高潔;他們憂思家國天下,期以江山如畫。他們為民主獨立、人民解放呼號奔走;為祖國統一、國家建設建言獻策;為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時光倒退回那個烽煙四起的時代,受到新文化運動的洗禮,懷抱著強烈愛國精神的熱血知識分子們,他們有感于家國興亡,民生疾苦,在許德珩等前輩的帶領下拍案而起,或投筆從戎,或筆誅墨伐,于1944年底,在重慶組成“民主科學座談會”,討論時局,發表政見。為了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志同道合的他們又于1946年5月4日在座談會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九三學社。
夫豈不懷,高山仰止,愿言敏德,啜菽飲水。許德珩、稅西恒、張雪巖、潘菽、梁希、盧于道……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名字,重筆描繪在九三流光溢彩的歷史畫卷上,也深深鐫刻在每一個九三人熱血沸騰的殷殷心底里,更烙印在磨礪中攜手共進,風雨中肝膽相照的統一戰線中。從此,九三學社及其社員們用野草般蓬勃的生命,磐石般堅定的意志,青松般錚錚的傲骨,秋菊般凜冽的風姿,為新中國的成立、建設、發展、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積跬步而行千里,聚小我終成大國。九三學社的無數先輩們在這片傷痛著狼煙侵蝕,也期盼著乘風破浪的熱土上勤勤懇懇地實干著,心胸寬廣地包容著,別出心裁地創造著……如今這片騰飛的國土上,經久不息地凝聚著無數同舟共濟的九三人。崇敬——被稱為“兩彈元勛”的鄧稼先先生,披荊斬棘學成歸國的他為了完成國家交給他的使命,毅然選擇為國隱姓埋名28年。巍巍長城,峨峨昆侖,他所有為國無私的奉獻,所有堅貞不渝的等待,所有心甘情愿的埋首,最終化作西北戈壁上那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巨響,化作那萬米高空蘑菇云的騰空升起!驕傲——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先生,以精準的目光,敏銳的悟性,準確的定位,徹底改造了中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技術,開創了漢字印刷一個嶄新時代。舊時王謝——普通人曾經渴望而不可及的昂貴書本,經他春風化雨,巧手改進技術,終于“飛入尋常百姓家”。難忘——我國核武器事業開拓者之一的程開甲先生,內耗理論、雙帶理論、核實驗、抗輻射加固……載譽無數的他總以默默耕耘為榮,以醉心科研為傲。敬服——著名建筑專家吳寅先生,為了修復被戰爭破壞的城市,他不辭辛勞,用雙腳丈量過杭州城的每一寸土地,巧手修復保俶塔和靈隱寺,巧用淤泥填寬蘇堤,妙用破釜沉舟法堵住上塘河決口……為這片秀山美水增添上無數神來之筆。仰望——我國氣體分離設備工業主要創始人之一的錢祖恩先生,他的一生,俯首甘為孺子牛,三十年勤勉如一日,默默耕耘于實業救國的道路上,結出令人欣喜的累累碩果。
七十五載光陰彈指,猛回首時光已逝。前輩們遇挫而不折節,奮發而以圖強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時光永不負,初心永不忘。無論解放戰爭時期,亦或建國之初,還是改革開放之后,九三學社都堅定不移地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政治主張,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與其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與其風雨同舟,攜手共進。九三學社的社員們曾用耕耘奉獻驚艷了舊時光,也用繼續堅守傾城了新時代。
庚子年的春,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家國褪盡華妝,山岳靜默,百城蟄伏。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刻,無數九三學社的后輩們,不負往日的榮光,追隨先賢的足跡,毫不猶豫地吹響戰“疫”的集結號,在鏗鏘逆行中盛開出這個春天里最芬芳的花朵。面對疫情,九三學社有倡議也有行動,有責任也有擔當。九三學社社員們或建言獻策,或捐資捐物,或奮戰崗位,或志愿堅守。這群在春天的渡口前最可愛也最可敬的九三人,他們以生命作賭,持劍提槍,累日作戰;他們以自身許國,不計報酬,無懼生死。白衣戰士沖鋒一線,科研人員逆行而上,后勤保障紛至沓來。蕓蕓眾生里最微小的社員們,平凡卻擁有一顆屬于九三人的果敢、堅毅而火熱的心。
大年初一第一批毅然逆行武漢的杭州九三學社社員朱佳清護士,一襲白衣上陣,她如天使穿行,奮戰在武漢四院的病房之中。檢測、吸氧、輸液、監護、搶救……護目鏡下她那揮汗如雨的模樣,素顏樸實,卻已傾城。勇赴征程,逆行武漢的精神衛生人九三學社社員唐光政醫生,他的腳步匆匆在病房和病患之中,用春風化雨的柔情,驅散疫情埋入病患們心靈的陰霾,給予他們春水煮茗般清心的精神慰藉,潤物無聲,皆是溫情。杭州市疾控中心社員李鈞,他與死神爭分奪秒,和同事一起完成杭州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實驗診斷,打響杭州全面疫戰第一槍。星月伴他埋頭奮戰,曙光陪他科研攻關,他為杭州“疫”戰清零貢獻著屬于自己的光和熱。作為志愿者的九三學社社員過靈芝,主動請纓,加入“戰疫”物資口罩的生產隊伍中來,半成品口罩的質檢工作繁瑣枯燥:考耐力,比眼力,拼細心,靠意志,一站便是一天。直至志愿結束,她從未缺席卻分文未取。生活儉樸的九三社員于鐘華老師更是慷慨解囊,毫不猶豫捐款18.5萬元。樸實無華的九三社員韓忠踏遍帕勞的大街小巷,如螞蟻搬家從國外帶回一批N95口罩定向捐獻……
總有一種光芒,在黃河水的洶涌澎拜里滌蕩而來;總有一種力量,在長江潮的素練橫江里奔涌而去,最終凝成九三的魂,中國的魄,在新時代的統一戰線里溫暖心扉,激勵前行。夜空璀璨,因是星子繁繁;江河不息,源于百川匯聚。新時代九三人正用這種責任和擔當,勇氣和力量,智慧和無私,化作星子涓流,與黨同行,與國同在,貢獻著每一個人的光和熱。
民主科學,筑夢中國,仰望星辰璀璨是你,千山萬水歸處是你。七十五載與黨櫛風沐雨,七十五載與黨砥礪前行,曾經前輩們眼底的滿目瘡痍,如今已是遍地錦繡,山河如畫。高舉歷史接力棒的九三社員們,也將繼承和發揚前輩們的優良傳統,用“心”奉獻,用“行”實踐,牢記自己的使命,不負前輩的夢想,無愧偉大的時代,在如影隨形的美好中,同唱一首流光溢彩的盛世歡歌。愿我中國,美好不期而遇,幸福如影隨形。
作者:金喜英 杭州天杭教育集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