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二等獎(17)|六十五載初心不改 新的時代逐夢前行——記九三學社青島分社成立始末

來源: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員會????時間:2020-10-13

摘要:歷史是人與時勢寫就的,九三學社青島地方組織成立過程中的人和事,構建起青島九三的光輝歷史。本文通過查閱青島市檔案館館藏史料,回顧九三學社青島分社成立過程,以期在九三學社成立75周年和九三學社青島分社成立65周年之際,激勵新時代九三人,繼承和發揚“愛國、民主、科學”的九三精神,不忘合作初心,繼續砥礪前行。

關鍵詞:青島第一位社員,青島直屬小組,青島分社籌委會  青島分社

一、九三組織有了 “領頭雁”——從青島第一位九三學社社員張璽說起

1950年,受中國科學院的委托,張璽赴青島和童第周、曾呈奎一起組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以下簡稱海洋生物室)。得知自己的弟子、時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副主任朱弘復是九三學社社員時,張璽萌生了加入九三學社的想法,并積極主動向組織靠攏。1951年9月16日,在九三學社招待出席中國科學院第二次院務會議代表的茶話會上,張璽向九三學社中央(以下簡稱社中央,亦稱總社)表達了入社心愿。當年10月15日,時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兼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社中央常委嚴濟慈回信給張璽,歡迎他加入九三學社。信中說:九三學社是學術性的民主政團,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應當加入適合自己的民主政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從這封信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社中央已經認識到界別特色,只要是科技人才,都誠懇地熱烈地歡迎加入九三學社。

按照隨信寄來的《九三學社入社登記表》,張璽自行繪制了一張表,按要求填寫,檢查無誤后,才認認真真填寫正式的登記表,并于10月20日遞交了入社申請書、入社登記表和個人自傳,在入社登記表中可以看到張璽的入社介紹人是嚴濟慈和朱弘復。經過半年多的組織培養和考察,張璽于1952年5月7日在九三學社中國科學院支社加入九三學社。張璽在當時就已是著名的科學家,在科技界威望很高,他的入社為青島分社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山東省有了首個九三組織——九三學社青島直屬小組成立

組織的建立和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和組織基礎。1952年,位于青島的山東大學(以下簡稱山大)是山東省內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此時齊魯大學已解體),此外,青島還有新建的青島工學院(以下簡稱工學院)和海洋生物室,擁有了一批教育、科研、醫衛院校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九三學社在當地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1952年底張璽應邀參加山東大學晚會,當老師們得知他是九三學社社員時,紛紛要求加入九三學社。張璽反復研讀嚴濟慈寫給他的信,認識到在青島發展九三社員的必要性。1953年1月他回北京探親時,請示社中央并得到同意后,按照九三學社界別特色,到5月初在青島已發展了7名社員,這批社員為青島九三學社組織的建立奠定了組織基礎。按照社章規定,此時的青島已具備建立九三學社組織的條件。在征得中共中央統戰部同意后,社中央決定在1953年第二季度成立九三學社青島直屬小組,并指定張璽、陸侃如、徐佐夏3人負責籌備工作,4月開始籌備成立青島直屬小組事宜。此時上報中央統戰部文件中的在青社員有:陸侃如、張璽、徐佐夏、成慶泰、陸光庭、宋金聲、唐世鳳、周懷生,這八位社員是青島九三學社的主要創始人。

1953年6月28日,在得到社中央批準和征求中共青島市委統戰部意見后,九三學社青島直屬小組在山東大學工會俱樂部召開成立大會,時任山東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華崗作了時事報告,強調了作為一個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在青島成立組織的必要性,激勵社員發揮特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工學院、民盟、民建和民革及入社積極分子代表(歷史上亦稱“所聯系的群眾” “發展對象”)做了發言,全體社員及入社積極分子參加了大會。會后,社中央同意陸侃如任直屬小組組長,張璽、徐佐夏任副組長,同時在直屬小組內進行了分工。

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在山東省的第一個九三學社組織的建立,也標志著九三學社在全國第12個城市里成立了組織,這也是在青島市成立的第4個民主黨派組織。從此,青島九三學社成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廣泛參與到青島市乃至山東省的政治活動中。

三、組織建設邁上新臺階——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籌備委員會成立

自九三學社青島直屬小組成立后,堅持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的方針,本著極謹慎和嚴肅的態度發展社員,社員人數由直屬小組成立時的13人增加到22人,成立地方組織已成為客觀需要。11月24日直屬小組寫信報請社中央,請社中央早日與中共中央統戰部聯系,并望中央統戰部早日給青島一個指示,盡快成立青島分社籌備委員會。1954年2月接到社中央關于成立青島分社籌委會的指示。直屬小組的領導代表社中央與中共青島市委統戰部進行充分協商,介紹青島九三學社社員情況,闡明了社中央的意圖。統戰部對此非常重視,從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籌委會在萊陽路17號建立了青島九三學社歷史上第一個機關辦公地,并協調解決了辦公經費和專職干部等具體問題。1954年5月26日,在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籌委會成立之前,受社中央指派,北京分社社員賀凈宇調入青島,任青島分社籌委會專職干部,這是青島九三學社歷史上第一位專職干部。這些都為青島分社籌委會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4年4月,社中央批準了青島直屬小組提出的籌委會委員候選人組成名單。6月20日,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籌備委員會成立,會議選舉產生了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陸侃如,副主任委員為張璽、徐佐夏。6月23日《青島日報》刊登了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籌委會成立的消息。

青島分社籌委會是在直屬小組的基礎上,穩步成立發展起來的,標志性著青島九三學社組織建設工作又向前邁進一步,極大地推動了九三學社工作在青島的開展。

四、青島終于有了九三地方組織——九三學社青島分社成立

青島分社籌委會按照“發展與鞏固相結合,質量并重”的方針和“以中上層為對象,積極分子為骨干”的原則穩步推進組織發展,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在科技界、文教界、衛生界中發展了9名社員, 他們都是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文化人士。1955年6月,社中央指示:青島應從速成立分社。7月8日陸侃如、張璽赴青島市委統戰部協商,得到大力支持。7月31日,青島分社籌委會召開第十四次全體會議,確定分社委員名額為7人,青島分社籌委會委員留任,因孫自平調濟南,由中共青島市委介紹黨員入社接替。召開會議時正值山東大學擬遷鄭州,到青島分社成立時將有一半的社員調到鄭州,會議臨時決定增加兩名委員,擬由可能去鄭州的社員中挑選,這樣對未來成立的鄭州分社有所幫助。在這次會上擬定9月3日召開青島分社成立大會。社中央回函同意青島分社籌委會的意見。8月份接青島市統戰部的通知,由于肅反運動正在開展,建議成立大會延后。8月14日,青島分社籌委會召開第十五次全體會議,擬定11月份召開青島分社成立大會,并報請社中央批示。9月1日,社中央同意延期成立青島分社。10月17日報請社中央的函:關于交叉黨員問題經幾次與中共青島市委統戰部協商,現中共青島市委正式決定由侯岳西同志(市科普協會秘書長)交叉,我們考慮擬將侯同志提為分社委員候選人,以便將來參加分社委員會的領導,不知分社委員會名額可否增加為九人。分社的成立日期擬確定為十一月二十日,敬請派員來青指導。10月29日社中央復函,同意青島籌委會的意見。至此,成立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的條件基本成熟。

1955年11月20日,九三學社青島市第一次社員大會在青島市政協禮堂(太平路29號)舉行。主委陸侃如在會上代表九三學社全體社員宣讀向毛主席發出的致敬電文。大會選出了陸侃如、張璽、徐佐夏、許繼曾、赫崇本、蔡良琬、侯岳西、殷煥先、王祖農9位同志為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第一屆委員會委員。至此,全國已有12個城市建立了分社。11月21日晚舉行了九三學社青島分社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進行了職責分工,主任委員為陸侃如,副主任委員為張璽、徐佐夏。

自此,九三學社青島分社正式納入地方組織建制。

五、九三學社在青影響日益增強——結語

50年代青島九三學社組織的建立健全和迅速發展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首先,九三學社從人數較少的民主黨派發展為一個具有較大規模的民主黨派,目前社員人數居青島各民主黨派第3位。其次,一大批高素質的社員對青島發展尤其在科學技術、高等教育、醫藥衛生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國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九三學社青島分社還積極推動了省、市九三學社組織的發展,擴大了九三學社在地方上的影響,先后有9位50年代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的社員擔任過九三學社省、地級市委主委。

青島九三學社在經歷過20世紀50年代初的平穩、快速發展期,1957年“反右”斗爭的重創乃至“文化大革命”風霜雪雨,二十多年的嚴峻考驗使組織更加成熟,社員更具韌勁。改革開放后青島九三學社組織迅速得以恢復,現已成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廣大社員們秉優良傳統,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正在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智慧、貢獻力量!

作者:張俊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韶山市| 岑巩县| 陇川县| 湖州市| 基隆市| 河北区| 西充县| 巍山| 绥中县| 泸溪县| 宿迁市| 玛多县| 芜湖县| 且末县| 手游| 义马市| 建水县| 新疆| 宜都市| 峨眉山市| 桃园市| 万源市| 潢川县| 合阳县| 宜良县| 云安县| 江陵县| 六枝特区| 奉新县| 屏东市| 潮州市| 林西县| 会理县| 眉山市| 重庆市| 盐亭县| 新乐市| 黔西县| 监利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