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獎(12)|我的“九三”情懷
來源: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時間:2020-10-28【內容摘要】文章中,作者回憶了祖孫三代皆為“九三人”,并回憶了加入九三學社的40年間,在組織培養下取得的進步與成長。作者曾擔任九三學社上醫大分社委員,并出任五單位聯合支社主委,積極開展社務工作,后調到社徐匯區委當秘書長。退休以后,接任社區委主辦的滬西業余科技學校校長職務,還在世博會期間成為最年長的服務站長及志愿者。在建社75周年的日子里,會繼續為親愛的組織盡心盡力。
【關鍵詞】九三學社 顏福慶 “九三人”
我與九三學社同齡,入社已整四十年,我家祖孫三代皆“九三人”!我對九三學社感情頗深,當我學生時代,爺爺是九三學社市委副主委,上醫九三學社組織主委。家中舉行社組織生活,“九三”前輩在咱家活動,會后在花園打太扱拳室內打牌跳舞。我負責送點心,認識了不少“九三”的伯伯叔叔阿姨老前輩,如榮獨山、王淑貞。
1980年,我由江蘇落政回滬進上醫大,義無反顧加入“九三”,從而在組織培養下取得進步和成長。我送給九三學社市委一張毛澤東宴請爺爺的照片,曾放在主委辦公室。我決心繼承遺志為九三學社做應有的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當選九三學社上醫大分社委員并出任五單位聯合支社主委,積極主動開展社務工作,又擔任社訊通訊員,并當上區政協委員,那時年富力強,多次獲獎。歸功于黨的領導和九三學社的栽培,我參加了各種培訓班,政治覺悟理論水平迅速提升!
1991年,我調到九三學社徐匯區委當秘書長,協助主委開展工作,期間又活躍在徐匯區參政議政舞臺上,除多次評為政協活動積極分子外也撰寫提案,曾獲優秀提案榮譽。有一篇關于民主監督的統戰論文還被評為2001年社科論文一等獎。此外,我積極發展親友、同事中符合條件的同志入社,如從海外引進的人才卓維海博士,現在任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我在擔任五屆區政協委員后又當選區人民代表,以內務司法及僑民宗工委委員身份盡心盡力履職。期間,擔任過本區若干機關及復旦大學特邀監督員,作為九三學社社員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受到上級好評和表揚。
在退休后的我,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65歲時接任九三學社區委主辦的滬西業余科技學校校長職務,力求完成社會辦學任務,最終完成復雜艱苦的停辦事宜。世博會期間我是徐匯區最年長的服務站長及志愿者,獲了獎,為“九三”爭了光。
我運用寫作特長為“九三”出力,在《上海九三》《上海九三先賢》《上醫大九三五十年紀念冊》……上海臺、山東衛視、鳳凰網、湖南衛視上,大力宣傳九三學社先賢的愛國精神和報國情懷。去年,我不顧高齡,受中國科協邀請,加入報告團,與許德珩、茅以升等后人赴東北、西北、湖南五市及復旦大學醫學院進行公益宣講,響應中央號召,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正能量。聽眾合計逾千,大多為大中學生、干部、醫生、護士等。
2007年,本人完成《顏福慶傳》的寫作,曾得到九三學社市委大力協助,提供了不少史料,不勝感激!我于幾年前參加社市委社史與理論工作委員會,在張曉鵬主任領導下做了一點工作,有生之年還將再接再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了完成爺爺遺愿,我決定百年后捐贈遺體給母校供解剖。在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的值得紀念日子里,我當繼續為親愛的組織盡心盡力!相信九三學社蒸蒸日上,明天會更好!
作者:顏志淵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