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獎(22)|九三,星光燦爛-------九三學社創(chuàng)建75周年有感
來源: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員會????時間:2020-11-031946年5月4日
這一天:
許德珩、潘菽、張西曼,
九三學社成立《宣言》;
五四先鋒,先驅(qū)九三,
親密合作,風雨同舟
共同走過了七十五年。
曾記否
反對獨裁,反對內(nèi)戰(zhàn),
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奮勇爭先;
發(fā)表響應“五一”號召和“八項和平主張”的政治宣言;
曾記否
參與政治協(xié)商,擁護《共同綱領》,
參加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運動,
推進了科、教和醫(yī)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
曾記否
參政議政、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
調(diào)查研究、推進經(jīng)濟、獻策建言。
進入新時代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xù)攜手前進,
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不斷續(xù)寫新篇。
七十五年 九三星光燦爛:
王淦昌、趙九章、陳芳允、程開甲、鄧稼先,
大國重器,一星兩彈。
遨游太空,攬月九天;
七十五年
昌緒丹心,光耀人間。
研材料,鼎工程,
熔鑄了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飛旋; 注:昌緒即師昌緒院士。九三社員。
七十五年
“頃得一頭骨,極完整,頗似人”,
龍骨山,周口店,
裴文中撥開了第四紀哺乳動物和地層學的謎團,
“北京人”只是他科學之路的起點。
注:裴文中,九三社員,史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
七十五年
解一道“半導體晶體光學振動”的“黃方程”,
建一座“半導體超晶格光學振動”的"黃-朱模型",
"黃-佩卡爾理論"為固體和半導體物理基奠;
注:黃昆,九三社員,中國固體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七十五年
被稱為“茅式定律”的創(chuàng)建,
幸賴橋梁以渡,崎嶇多于平坦;
忽深谷,忽洪濤,人生征途,
《沒有不能造的橋》連接了科學的春天。
注:茅以升,九三社員,著有《沒有不能造的橋》等。其論文《橋梁桁架次應力》被稱為“茅式定律”。
七十五年
開創(chuàng)了"趁冷打鐵"的冷鍛技術(shù),
阮雪榆
把雪國恥之志寫入名字,
把數(shù)字化制造技術(shù)與塑性成形技術(shù)推向了世界前沿。
注:阮雪榆,九三社員,材料冷鍛技術(shù)開拓者,著名的塑性成形與數(shù)字化制造專家。
七十五年
“白發(fā)老先生”金善寶,
像一束成熟飽滿的小麥,垂落大地田間,
為祖國復興呼號、為小麥育種豐產(chǎn);
終換來麥浪滾滾,美麗田園!
注:金善寶,九三社員,小麥育種專家。毛主席稱其“白發(fā)老先生”。
七十五年
文化學者魏建功,
中西會通,融合今古,
普通話、簡化字、新華字典;
抑或高深的音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他用執(zhí)著締造了中國語言文字學的新篇。
注:魏建功,九三社員、國學大師。
七十五年
走向祖國的江河湖川,高山平原,
任美鍔的足跡遍及油田、海島、港口和海岸……。
多項大型經(jīng)濟、國防項目的建設,都留下了他身影;
陸相油田"沉積圈閉"的論斷,
為祖國發(fā)展找到了一個個嶄新油田;
注:任美鍔,九三社員,地貌學家、海洋地質(zhì)學家。
七十五年
相對論、引力場、湍流理論,
中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周培源。
“在晚輩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
卑以自牧,君子謙謙。
注:季羨林先生曾這樣形容周培源:“在晚輩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
七十五年
“我與蜂為花事忙,喚醒大地春光漾;
愿吾同道齊努力,確保環(huán)球永芬芳”;
不朽之師,"蝶神"周堯,
點亮了整個亞洲的空天。
注:周堯,九三社員,昆蟲分類學家,被譽為“不朽之師”、“亞洲之光”。
七十五年
陳星弼讓中國功率集成電路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使中國印刷業(yè)
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和電;
而手握量子“秘鑰”的潘建偉,
正開啟美麗中國夢圓的明天!
。。。。。。
注:陳星弼,九三社員,國際著名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微電子學家。
王選:九三社員,“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之父;
潘建偉:九三社員,量子通訊之父。
七十五年
“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
為民主與科學之實現(xiàn)而努力,始終不懈”;
“愛國、民主、科學”的傳統(tǒng),
凝聚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九三先賢。
七十五年,在歷史的長河中,
只是短短的一瞬間;
七十五年,在當今世界,
也不過是過眼云煙。
然而,在中國,
這七十五年,
九三學社,星光燦爛!
作者姓名:潘中印 中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 離退休黨支部書記/教授級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