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獎(25)|緬懷先賢——“一代宗師”黃昆先生
來源: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時間:2020-11-03摘要:黃昆191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嘉興。固體物理學家、半導體物理學家。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學社。黃昆是國際知名的固體物理學家,取得了多項國際水平的成果,有著巨大的貢獻和影響。他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2001年,黃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在現代世界里,沒有人可以說自己跟“半導體”沒有關系。它雖然聽起來既生硬又冷冰冰,但它不僅在科學技術、工農業生產、航天技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手機、電腦、電視等生活電器中也均有半導體元件,可以說若沒有半導體,就沒有現代世界里輕巧又好用的高科技產品。半導體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提到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就不得不提到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半導體事業的開山鼻祖——黃昆先生。
黃昆先生(1919年9月2日—2005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其祖籍為浙江嘉興。他的父親是中國銀行的高級職員,母親畢業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得黃昆先生從小便聰慧好學,成績名列前茅。
1937年黃昆先生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他對當時世界新興的量子力學產生了無限的興趣,他勤奮好學,不斷研究,最終完成了《海森堡和薛定鍔量子力學理論的等價性》論文,并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后的黃昆先生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任助教并考取了西南聯合大學理論物理研究生,同楊振寧、張守廉一起學習,由于他們經常一起激烈的討論各種問題,被稱為當時學校的“物理系三劍客”。
之后黃昆先生又先后獲得了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學位,并在學習期間撰寫了《日冕光譜線的激起》《稀固溶體的X光漫散射》《晶格動力學理論》等一系列優秀論文及著作,其中最為著名的理論被國際科技界命名為“黃散射”,成為研究固體中雜質狀態的重要依據。1948年初,黃昆接受英國利物浦大學理論物理系主任佛羅利希(Frohich)的聘請,成為該系博士后研究員,工作期間他特別關注固體發光中心、半導體深能級等區域電子態、晶格原子的平衡位移和晶格中電子間相互作用,與佩卡和里斯分別提出了“黃-佩卡爾理論”和“黃-里斯理論”理論。
1949年新中國成立,聽到新中國成立后的黃昆先生萬分激動,他放棄了個人科學生涯中獲得重大成就的機遇和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決定回到中國,將自己苦學多年的知識帶回祖國。1951年,32歲的黃昆先生終于回到中國,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先進的科學理念,開闊的科學視野以及扎實的知識,讓北大的莘莘學子如沐春風。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系統的學習,他在北大開設了半導體物理學專業,并編寫了《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等教材。教學期間,他細心觀察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在他嚴格的教育下培養了如甘子釗院士、夏建白院士等眾多國之棟梁。然而,育人的同時,黃昆先生也沒有中斷自己的研究,并首次提出描述晶體中光學位移,宏觀電場與電極化三者關系的“黃方程”,1963年被實驗證實。1955年,黃昆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6歲。
黃昆先生雖然在青年時代作出了卓越的科學貢獻,中年時期獻身于祖國教育事業,晚年期間仍在孜孜不倦地學習和研究,為祖國科技發展嘔心瀝血。1977年秋天,他在中科院半導體所重新開始了科研工作。在科學的道路上,黃昆先生總不喜歡隨大流,喜歡另辟蹊徑,走創新的道路,他每研究一個問題,都喜歡“從第一原理出發”,即先不看已有文獻,而是獨立地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思考,他總說“對于創造知識,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做出點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此,要做到三個‘善于’,即要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尤其是要提出在科學上有意義的問題;要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決問題,因為只提出問題而不去解決問題,所提問題就失去實際意義;還要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義的結論。”年近60的黃昆先生針對國際上在多聲子無輻射躍遷理論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重新開展了研究,國際物理學界稱為“黃-朱模型”的著名理論便是當時的偉大成果。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固體物理研究所前所長卡多納(M.Cardona)稱贊黃昆先生,“他好比現代的鳳凰涅磐,從灰燼中飛起又成為世界領頭的固體物理學家”。半導體所也在他的帶領下,建成了我國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創了我國在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學中嶄新領域的研究工作,目前這一新興領域已經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
生活中的黃昆先生是個熱情而低調的人,他永遠一身簡樸干凈的中山裝,以至于到半導體所任職時被看門大爺當成不相干的路人,但自然災害時他又把自己的救助物資讓給體弱的同事。他不喜歡記者,不喜歡大肆宣揚,雖然獲得巨大榮譽,但是卻沒有太多人了解他,他總說:“我是一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沒有什么神奇和驚人的地方。”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從“黃散射”到“黃方程”,從“黃-里斯因子”到“玻恩和黃”,以至“黃-朱模型”,黃昆先生在固體物理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一塊塊豐碑,他的著作《固體物理學》《晶格動力學》等,被學者們像圣經一樣擺在書桌上,他的理論哺育了世界上幾代人的成長,他的高潔品行和中國精神,讓我們的祖國有了無限力量。如黃昆先生這樣的先賢值得我們不斷學習,值得我們銘記于心,這些高貴的品質和精神不會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失。
“渡重洋迎朝暉心系祖國傲視功名富貴如草芥,攀高峰歷磨難志興華夏欣聞徒子徒孫盡棟梁?!蔽覀儠粩嗉睿訆^進,習其品行,成為賢者。秉承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和先賢“大德報國、大善為先”的家國情懷,與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勤奮刻苦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爭創一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作出貢獻。
作者:張藝靈,新冶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九三學社冶金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