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三等獎(33)|雷海宗先生關愛學生獎掖后學的高尚品德

來源: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員會????時間:2020-11-20

【內(nèi)容提要】史學大家雷海宗先生一生服務于眾多史學重鎮(zhèn),他精心培育學生,關愛后生晚輩嗎,不僅關心他們的學業(yè),還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在他的提攜下,涌現(xiàn)出王敦書、卞僧慧、何炳棣、王永興、齊世榮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關鍵詞】雷海宗;關愛學生;獎掖后進;高尚品德

雷海宗(1902-1962年),河北永清人,中國史學大家,在中國通史、世界通史方面造詣精深,是史學界通才的典范。他一生服務于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南開大學這些史學重鎮(zhèn),在史學教育、史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1957年,他擔任了九三學社天津分社副主委,光榮地成為一名九三人。雷先生為人品德高尚,眾口皆碑。本文選取他關愛學生獎掖后學方面的幾件事,來緬懷追思雷先生。

1927年,雷海宗自美國留學歸國,任教于中央大學。他傾心教學,為諸多青年學子打開了世界史的大門。1929年入學的蔣孟引先后聆聽了雷海宗的“西洋中古史”和“西洋文化史”課程,“果然十分滿足,收獲很多,從此愛好外國史,確定了一生學業(yè)的方向”。在蔣孟引的記憶中,雷海宗講課“不用講稿,更無教本,板書也極少,全憑流利的口才論述史事,精辟分析,滔滔不倦,娓娓動聽,極其引人入勝,真是如坐春風。一學時很快就過去了”。雷海宗“不僅在課堂上吸引學生全神貫注聽講,還在堂下鼓勵青年自動研究,試寫史學文章,并為之選擇發(fā)表”。正是在雷海宗的鼓勵下,蔣孟引在大學一年級就寫成了兩篇學期論文。第一篇題為《產(chǎn)業(yè)革命影響說略》,刊載于雷海宗主編的《史學》第一期。第二篇題為《歐洲中古封建制度》,刊載于《中央大學半月刊》第二卷第2期。通過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在從事教學工作之初,雷海宗即熱心于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積極做好學生的學術引路人。

1931年下半年,雷海宗轉(zhuǎn)到國立武漢大學任教。他任教時間僅為一年,但對于青年學子非常關心,熱心幫助。1928年秋入學的曹紹濂,為出國積累資金,在1931年時開始翻譯《近代歐洲政治社會史》(上冊)一書。在翻譯過程中,他常就疑難問題去請教雷海宗,受益不小。次年曹紹濂又譯出了該書的下卷,于1935年出版。該書引起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后被各重點大學歷史系列為必讀書。1931年,雷海宗妻舅張景鉞的一個親戚、清華二年級學生徐仁在經(jīng)濟上遇到了困難,學業(yè)難以為繼。他回老家的時候,路過雷海宗家。雷海宗獲知情況后,急人之困,答應幫助徐仁上學,每月寄給他30元錢,保證了他順利完成了大三和大四的學業(yè)。徐仁工作以后,全部歸還了這些款項,心里非常感激雷海宗的扶危濟困。[4]對雷海宗而言,當時的30元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他此時的月薪尚不到400元,每月還要寄140元回老家供養(yǎng)母親和弟弟妹妹。他的負擔可謂不輕,但是為了幫助青年學子,他慷慨解囊,毫不猶豫。后來,徐仁成為中國著名的古植物學家、植物學家、孢粉學家,這多少也有雷海宗的功勞。

1932年秋,雷海宗回到了夢繞魂牽的母校——清華大學任教,他經(jīng)常給予學生有益的指導和幫助。據(jù)1934年入學的王永興回憶,他在一年級時學習雷海宗的中國通史課,后又選修了陳寅恪先生講授的《魏晉南北朝史與隋唐史》這門專業(yè)課。雷海宗稱贊他選的很正確,說陳寅恪先生是教授中的教授,跟隨先生學習,定能學有所成。同時,雷海宗還指出,要同時選修歐洲中世紀史,二者同時學習,可以互相比較,這樣更能見到中國中世紀史的特點和它的實際情況。按照雷海宗的指導,王永興選修了雷海宗的《歐洲中世紀史》,還獲贈《中世紀史》一書。通過認真學習,他對中國歷史與歐洲歷史進行比較,加深了對中國中世紀史的了解,獲益良多。

當時的清華歷史系僅有的兩名女生許亞芬與郭吾真愛好學習,但苦于無法在圖書館借到相關參考書。有一天,她們突發(fā)奇想,想出來個“到教授家中借書”的主意。以后每當無課時,她們經(jīng)常去雷海宗家里借書或者求教。在許亞芬的記憶中:“每一次求教,海宗師總是親切接待,輕言細語,說古道今,娓娓而談,使我獲得許多歷史知識,頓開茅塞。我好像是一個無知少年,被指引走到歷史學的大海岸邊,望著那浩瀚的大海,覺得自己的淺薄與渺小。學海無涯而生命有涯之感,鞭策著我更加勤奮讀書。每一次同海宗師的談話,都如勝讀十年書,有時我貪婪地聽著,不覺已到飯時,還勞雷師母留飯。”后來,參加工作的許亞芬想要繼續(xù)讀書深造,申請了美國史密斯學院的外國女大學生畢業(yè)生研究獎金。由于需要主修課程的老師寫推薦信,許亞芬便函請雷海宗幫忙。雷海宗爽快應允并將信親自寄往美國。幾個月后,許亞芬如愿以償。1937年,她赴美留學前專門到清華園向雷海宗辭別,叩謝老師的教導之恩,雷海宗又諄諄教誨,傳授給她一些在國外學習的經(jīng)驗。多年以后,許亞芬評價道:“雷先生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之一,我在美國數(shù)年,也曾從世界聞名的大師學者學習過。我尊敬這幾位名師,但我對海宗師的尊敬,比起他們來毫無遜色。”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在清華求學期間也曾得到過雷海宗的指導。1934年8月,夏鼐參加了公費留美生考試,本來他準備的今后研究方向是中國近代史,但是考取的赴美學習專業(yè)卻是考古學。面對這樣一個改變他一生的選擇,他很有些彷徨無主。于是他找到雷海宗尋求指導。雷海宗很謙虛地說,考古學方面自己也不熟悉,將來到美國之后,學校會指定導師。關于目前的學習,可閱讀《大英百科全書》及《劍橋上古史》中關于考古的各章。雷海宗對夏鼐的指導談不上很多,但是在夏鼐走上考古學這條路并最終成為蜚聲中外的考古學家方面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清華大學遷往昆明,與北大、南開合組為西南聯(lián)合大學。此時的雷海宗盡管自己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依然十分關心青年人。何炳棣畢業(yè)后留校擔任歷史系助教,雖才華出眾,但因為聯(lián)大歷史系人才濟濟,自己又無留學經(jīng)歷,一時不能教課。雷海宗很關心何炳棣的境遇,曾坦誠地與他交談,詢問他是否想要另謀他就。何炳棣回答:“我不在乎名義和待遇,昆明究竟師友相處融洽,學術空氣和圖書設備還是比較好,我無意他就。”雷海宗這才說出心里的話:“你這樣決定,我很高興,不過因為職責所在我不得不問你一問。”后來何炳棣因家務回金華,在浙贛路上遇見同事王文杰回福建奔妻喪,他告訴何炳棣路費的極大部分都是雷海宗私人供給他的。當時的雷海宗一家三口,全靠他微薄的薪水度日,因為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他曾患上貧血癥,還因此昏倒在馬路上。但是他不顧自己的困難,熱心幫助他人,這種義舉感動了許多人。

抗戰(zhàn)勝利后,西南聯(lián)大復員北返。1946年10月,雷海宗一家與滯留上海的700多名學生一起搭乘去往塘沽的海輪。原計劃帶隊的一位教授畏懼困難,臨時將這副重擔交給了雷海宗,他勇敢地接了過來。旅途之中,遇到了極大的風浪,海輪幾乎沉沒。危急之下,雷海宗組織學生分隊、分組,井井有條。抵達塘沽后,再換乘火車去北京。火車抵達北京站時已是深夜12時。雷海宗讓家人乘三輪車先回到他的二弟家中,他留在車站,把每一個學生的行李都安排妥當之后,自己才回到弟弟家中,已是凌晨三點多了。經(jīng)過這次艱苦的旅行,舟車勞頓,雷海宗的健康受到了較大影響,自此體力大不如前。[8]復員后,雷海宗的學生郭吾真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歷史系任教。雷海宗安排她一邊為先修班講授中國通史,一邊參與“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史料征輯”的工作。郭吾真回憶說,后一項工作對她的影響比較深刻,借此機會,她可以接觸到當時被列為禁書的馬列主義和許多進步專著,從而獲得不少革命理論知識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全國的革命斗爭信息。著名歷史學家齊世榮1947年秋由燕京大學轉(zhuǎn)入清華大學,見到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慕名已久的雷海宗,他給齊世榮的第一印象就是對學生很親切,沒有架子。在齊世榮讀大四時,生活比較困難。雷海宗了解情況后,介紹他給一位美國留學生補習中文,借此極大地緩解了生活壓力。通過這件事,齊世榮深刻地意識到:雷先生是多么地愛護學生。建國以后,雷海宗對于齊世榮也一直都在關注。1951年,齊世榮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了一篇小文,談在世界史教學中貫徹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一次二人見面時,雷海宗說:“你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的那篇文章,寫的不錯,看得出是用了一番功夫的。”齊世榮回憶,當時聽了老師的這幾句話,既慚愧,又感動,慚愧的是這篇小文實在沒有什么新意;感動的是老師對于學生的些微成績也要加以鼓勵,他也根本沒有想到老師會注意到他的這篇習作。多年以后,他在培養(yǎng)了好多批學生之后,終于明白:當年這篇習作之所以會引起雷先生的注意,并非因為它的內(nèi)容有多么好,而是因為園丁對自己培育過的花草,總是殷切地期待著它們的茁壯成長。

建國以后,雷海宗對學生的關心一如既往。1951年,清華歷史系學生周澤煃和殷敘彝先后患重病,雷海宗等歷史系老師慷慨捐款,買了昂貴的鏈霉素,終于把他們救治過來。這樣的救助,周澤煃和殷敘彝終生難忘。1952年10月初,雷海宗赴天津辦理調(diào)動手續(xù),在車站偶遇王敦書并一同乘車返回清華。在乘車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雷海宗仔細了解王敦書的學習情況和中外文基礎知識,然后耐心細致而又高屋建瓴地給他講如何讀書治學,并如數(shù)家珍地具體告訴他從世界古代史直到世界近現(xiàn)代史,乃至國別史應讀哪些名家的代表作。王敦書回憶這個場景時,深情地寫道:“這是我第一次單獨聆聽雷師的教誨,尤其是雷師主動對我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如果說父親為我打下了學習世界近現(xiàn)代史和國際關系史的基礎,雷師則在兩三個小時內(nèi)把我領進了整個世界史從古至今的殿堂,并畫龍點睛地授我以打開這神圣殿堂大門的鎖鑰。真是聽師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師恩重于山。”1956年,雷海宗開始招收世界上古史專業(yè)副博士研究生,王敦書以特優(yōu)成績被南開錄取,雷海宗親自寫信告知他這個好消息。在信中,雷海宗語重心長地叮囑他今后當在老師的指導下刻苦讀書,在哲學社會科學、古今中外歷史和古文外語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礎,幾年后方能登堂入室,以便更上一層樓。王敦書深刻地體會到老師對他的關懷之深、期望之切、要求之嚴和做學問之不易,并把自己的學習志趣定位到世界上古中古史領域。1957年2月,王敦書向南開大學歷史系報到,正式成為雷海宗1957年唯一招收也是最后一位副博士研究生。入學后,雷海宗讓他查錄下圖書館內(nèi)世界上古史方面的全部外文書目,然后逐一給他說明該書的主要內(nèi)容和價值,指導他看最重要的書。并告訴他寫文章最好深入淺出,即內(nèi)容要深刻,但表達要淺顯易懂。有時因問題深奧不得不顯得深入淺出,但要盡可能講清楚,讓人看明白。最要不得的是淺入淺出,即言而無物,沒有價值,卻咬文嚼字,故弄玄虛。雷海宗讓王敦書繼續(xù)隨堂聽他給本科一年級學生講的世界上古史課程以及給世界史青年教師講的專業(yè)英語,并沒有單獨給他授課。后因政治風波,王敦書真正正式作為雷海宗副博士研究生或者說關門弟子的時間連半年都不到。但是王敦書對于老師的敬愛卻始終如一,并且在老師身故之后,用無與倫比的決心和毅力整理老師的著述,可見雷海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雷海宗先生品德高尚,古道熱腸,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許多學生都成為中國學界的頂尖人物,還有部分學生揚名海外,杰出代表有王敦書、卞僧慧、何炳棣、王永興、齊世榮、何兆武、劉桂生等人,這些學生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始終都把雷海宗視為自己最好的老師。

作者簡介:李國強,九三學社河北地質(zhì)大學支社,河北地質(zhì)大學社科部副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额济纳旗| 五原县| 南平市| 盱眙县| 中阳县| 丹巴县| 札达县| 兴业县| 田阳县| 浦东新区| 霍城县| 望江县| 通山县| 门源| 会昌县| 阆中市| 海南省| 大庆市| 包头市| 沭阳县| 清丰县| 黄梅县| 安化县| 益阳市| 达拉特旗| 获嘉县| 延安市| 康定县| 江陵县| 扶风县| 衡山县| 垫江县| 乐昌市| 盘锦市| 鸡东县| 多伦县| 阿城市| 崇信县| 西青区|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