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兩會專刊|全國人大代表郭進:讓古生物化石活起來、動起來 不斷提升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成效

發布日期:2020-05-27 ???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顏色:

瀏覽量:

全國人大代表、澄江化石科學研究博物館副館長郭進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澄江化石科學研究博物館副館長郭進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澄江化石地與撫仙湖是玉溪乃至云南省的兩張世界級名片。澄江化石地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結合澄江市打造國際旅游城市、國際健康養生城市、國際會議中心城市,您認為在哪些方面能夠發揮作用,為此類城市的新建設和新發展提供借鑒?

郭進: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帽天山的澄江化石地于1984年7月1日被發現,是當之無愧的動物起源圣地,是5.18億年前寒武紀早期地球生命快速輻射演化的見證,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2012年7月1日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乃至亞洲唯一的一個以化石類為主題的世界自然遺產。

撫仙湖是全國第二深淡水湖泊,蓄水量206億立方米,至今仍保持I類水質,占國控重點湖泊I類水量的91%,是國家級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撫仙湖和帽天山毗鄰而存,已成為兩張世界級名片。

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澄江縣,設立縣級澄江市,當前澄江市正在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玉溪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全力打造“國際一流、國內獨有”的國際旅游城市、國際健康養生城市、國際會議中心城市。我覺得,澄江化石地在“3個國際城市”打造中將發揮突出的引領帶動作用。一方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是融知識性、科技性、參與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科普教育及科普研學基地,能吸引大量的科研團隊及游客,將最大限度發揮文化品牌影響力,極大促進研學及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云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在撫仙湖流域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十三五”期間,撫仙湖保護治理投入達399.17億元,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四退三還”、耕地休耕輪作、環湖截污治污、“森林撫仙湖”等保護治理公益性項目逐一實施。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將把撫仙湖流域打造成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讓“生命搖籃、山水澄江”的綜合品牌效應將更加突顯,為“3個國際城市”建設注入發展新動能。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展廳一角。新華網發(供圖)

新華網:如何讓化石“活”起來,把故事“講”出來,一直是澄江化石地人努力工作方向之一。去年,澄江化石古生物群主題的VR電影《寒武紀家園》亮相威尼斯電影節,您認為今后在宣傳和展示澄江化石地方面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郭進:澄江生物群作為5.18億年前寒武紀早期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完整記錄,展示了最早的復雜海洋生態系統,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標本產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但其地層時代久遠,化石標本個體小,觀賞效果不佳,如何讓大家更直觀、更輕松地認識澄江生物群化石和早寒武紀時代的生物面貌,讓化石“活”起來,把故事“講”出來,一直是澄江化石地人努力工作方向之一。

近年來,我們也基于對化石本身的特點,積極開發了一批以澄江化石為元素的文創產品,如吉祥物、文具用品、旅游紀念品等一系列產品。同時應用當下科技前沿的機械模型、柔性屏、透明屏、高清LED球型屏、AR、VR、智能體感互動等硬件技術設備和多媒體視頻技術,讓冰冷僵硬的古生物化石活起來、動起來,這些在我們新館的展陳中都有具體應用。

今后我們還會基于現有基礎,在增加游客參與性和互動性等方面加大投入,特別是針對中小學生,我們會開發一系列針對不同主題的研學課程,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過程掌握科普知識。

充滿科技感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新華網發(供圖)

新華網:隨著科學家對澄江化石研究的深入,近年來有哪些新發現走進人們的視野?

郭進:1984年澄江化石地生物群發現以來,已發表論文數量700余篇,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等重要國際學術刊物發表,是我國目前在重要刊物上發表數量最多的化石遺址,科研成果不斷更新,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隨著科學界對澄江化石研究的深入,近年來,隨著CT、靜電掃描、熒光掃描、光譜儀等先進技術的運用,澄江化石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活躍期。比如,最近用CT掃描技術發表的文章,把5.18億年前生物體結構清晰有效地360度展示出來,在不同的化石標本上“解剖”出了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又如,4月29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的一篇文章,用熒光技術清晰地展示了蟲體攜帶的受精卵,提出了早期生物的“權衡機制”理論。目前澄江生物群的研究由最初的生物屬種的描述,深化到了生物門類的演化特征、個體發育、生活習性層次,拓展到全方位的身體結構研究和埋藏學研究等多學科融合領域。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最近幾年內研究成果還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將有更多更新發現走進人們的視野。

新華網: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目前的建設進展情況如何,計劃何時正式開館?將為人們呈現出怎樣的特色和亮點?

郭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2014年開工建設,占地200畝,總投資6.3億元,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游客接待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2019年9月底博物館主館初步建成,10月1日對專家試開放,并征求專家的修改意見對展陳進行修改完善,計劃2020年7月初向公眾開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是個綜合類的自然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地球各個地質時期的2萬余件藏品,展出了昆明魚、幻龍、魚龍、云南龍、滄龍、蛇頸龍、龍王鯨、巨犀、猛犸象等珍貴古生物化石,以及亞洲象、滇金絲猴、綠孔雀等珍稀現生動物標本,共計3000余件精美藏品。博物館采用現代的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詮釋了寒武紀動物世界和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代表了當代博物館的先進水平,具有展示與教育、科研與交流、收藏與制作為一體的特點,對推進古生物的研究、普及生物演化科學知識、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該館在2019年榮獲“中國十佳科普研學品牌”,利用“一館、一院、三中心”向青少年開展自然教育和科普考察研學教育,全面開館后,將成為國內極具特色的研學品牌和科普教育基地。

即將面向公眾開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新華網發(供圖)

新華網:2017年云南省已經出臺《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條例執行情況如何?市民和游客還需要采取哪些行動加強對澄江化石地的保護?政府還要從哪些地方持續給力?

郭進:2017年7月1日,云南省頒布實施《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標志著澄江化石地保護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意味著保護進入了更加法治化、規范化的階段。多年來,在保護和監管的力度持續高位下,澄江化石地未曾發生過任何偷挖盜采的現象。為增強周邊居民和游客的保護意識,化石管委會每年組織專題講座,招募志愿者進行宣傳發動,在人員密集場所向公眾宣傳《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通過與新華網合作舉辦澄江化石地宣傳口號征集、澄江化石地勘界立標志愿者活動等,澄江化石地的保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不斷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創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運用新型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嚴格監管,不斷提升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成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武山县| 什邡市| 东海县| 黄陵县| 城市| 长治市| 泉州市| 徐州市| 青神县| 柳林县| 边坝县| 肃北| 武宁县| 深水埗区| 桃源县| 孟村| 汤阴县| 潜江市| 广水市| 郁南县| 治县。| 伊金霍洛旗| 吉林省| 汾西县| 营山县| 安徽省| 铜川市| 开远市| 台前县| 隆林| 京山县| 建水县| 运城市| 肥西县| 望奎县| 辽宁省| 伊金霍洛旗| 乌拉特中旗| 抚远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