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刊|全國人大代表程寒飛:將更多目光投向農村與城鎮生態環境領域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九三學社社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冶華天首席專家、水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程寒飛長期工作在水環境治理一線。
今年兩會,他提交的四項建議主要集中在自己從事的環境治理領域,希望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為國家綠水青山更好地發展建言獻策,助力環境治理工作更加科學化、精準化、有效化。
建議一
完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考核方式和內容
當前,在考核“指揮棒”下,各地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農村污水處理模式,即家家戶戶建設化糞池。
程寒飛介紹在實踐中,對于缺乏管網的農村化糞池,由于池容有限、白水和灰水沒有分離,這種集中式排污對環境影響更大,增加人工成本,還嚴重浪費了寶貴的肥料資源。
程寒飛建議:一是優化考核方式與內容,以農村水環境質量、水生態多樣性等效果進行考核,使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能建得起,更能用得起。二是積極鼓勵農村區域治理模式,將農村水資源、農村水利設施、農村水環境生態等有機結合,對農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項目進行獎補。
建議二
提升農村農業電網建設和運維水平
為確保安全運行和可靠用電,程寒飛認為,應加快新一輪的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業動力用電全覆蓋,讓我們的鄉村不僅亮起來、美起來,也要富起來。
優化農村電網建設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將農村電網建設規劃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重要內容,出臺農業用電建設技術指南,確保建設質量與效能。
出臺優惠政策,降低建設運維成本。減免征地、占綠、破占等相關項目費用,實行低息或貼息、用電優惠、建立維修基金、加大運維獎補等方式,降低建設運維成本。
明確責任主體,確保用電安全。農村電網設施建設完成后要明確責任主體,即使移交也要有保障的移交。
建議三
保障城鎮污水處理廠良性運行
為更好的保障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良性運行,程寒飛建議:
出臺詳細的考核細則使得法律、政策執行更清晰。明確主管部門和污水處理廠各自職責與義務,建立“廠-網-站”一體化的公用平臺和污水處理廠事項報告與事故應急制度。
完善相應強制性標準,加強部門協同,為污泥科學處置提供落地性支撐。避免因污泥積壓導致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運行。
制定環保督察問題的解決細則。以“問題-措施-標準-責任-驗收-教育”清單,使問題解決更科學、更徹底。
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污水處理費支付的專項督察。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真正落實“誰排污誰付費”,倒逼排污單位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對優惠政策出臺更清晰的說明。
建議四
關于“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在程寒飛看來,水環境治理是項系統工程,水生態修復是中醫式長期的調理過程,必須順應自然、久久為功且要具有可持續性。為此,他對“十四五”水環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議:
充分體現水生態環境保護的人民性。從更好滿足人類需要的角度去進行系統布局、科學規劃,要更多的考量生物生態毒理性,制定適宜的水生態標準。
充分體現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性。尊重科學規律、順應自然,用生態的方法來解決水生態問題,將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
充分體現水生態環境保護考核體系的導向性。考核要體現結果、目標導向,體現生態環境效益最大化導向。倡導各地因地制宜做好排水系統頂層設計。鼓勵污水處理廠發揮最大的環境效益,不受非關鍵指標所束縛,確保“廠-網-河”聯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