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刊|全國人大代表田立坤:政策支持制度創新,推動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重點產業發展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自去年11月,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我省推進財稅改革,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向投資興業者們傳遞了一個又一個利好信號。”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凱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我省九三學社社員田立坤格外關注自貿區建設,他說,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要盡快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快速成長起來。此次參會,他提出建議,希望國家出臺優惠政策全力支持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發展,通過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引導和促進企業來龍江投資興業。
據了解,為了推動自貿區發展,我省在全面學習借鑒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現行政策、全面梳理國家賦予省級的稅費政策權限基礎上,制發了《支持促進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發展的若干財稅政策》,支持方向主要集中在財政、稅收和投融資三個方面,同時,為支持自貿區發展,省級財政在2019年邊境地區轉移支付補助中,對自貿區黑河片區和綏芬河片區分別給予建設補助1億元。
由于地緣因素,我省處于全國市場和物流體系末端,市場競爭和要素配置具有天然的區位不足,相比于東部發達省份,我省存在運輸距離長、額外增加取暖費用、年建設施工期短且費用高、投資增長乏力、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客觀問題。田立坤認為,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起步晚、基礎弱,加快實現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及東北亞區域合作中心樞紐等戰略目標,需要特殊稅收政策支持。
“如果能夠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將有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引導和促進企業來龍江投資興業。”田立坤建議,要按照國家確定的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比照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片區內符合條件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哈爾濱片區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行業,黑河片區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等行業,綏芬河片區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行業,自設立之日起5至10年內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田立坤提出,中央應加大對我省邊境地區、東北振興轉移支付和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補助力度。我省與俄羅斯五個州區接壤,邊境線長達2981公里,,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綏芬河、黑河口岸一直是對俄重要貿易通道,特別是自貿試驗區設立后,綏芬河和黑河片區將成為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對中俄貿易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建議中央從2020年起,在原補助額度的基礎上將自貿試驗區建設因素也作為特殊因素考慮,納入邊境地區轉移支付補助測算范圍,增加東北振興、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和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額度,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
“我們還應制定政策,吸引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來自貿試驗區工作。”田立坤建議比照大灣區個人所得稅補貼政策,對在自貿試驗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給予補貼,并對補貼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來源:哈爾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