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刊|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建設高質量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 增強長三角綜合承載力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5月19日,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接受了中國建設報記者的采訪。
據了解,施衛東委員今年兩會準備遞交的提案涉及長三角一體化立體交通網建設、支持沿海港口建設項目用海、優化稅收環境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醫聯體建設與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等13個方面。其中,針對當前長三角地區發展問題,施衛東委員建議加快區域一體化建設,打造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支撐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優化提升、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互聯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協同的基礎設施體系,增強一體化發展的支撐保障。
“目前江蘇既面臨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內在制約,也面臨國際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主義等諸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外部因素,必須更大范圍整合配置資源要素,更深層次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加快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施衛東委員分析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之一就是加快健全國際運輸通道,進一步提升節點城市和海港、空港等重要樞紐的輻射帶動能力。
施衛東委員注意到,當前長三角地區江蘇側機場群、港口群發展相對滯后,區域交通發展總體統籌不夠,交通建設發展資源保障明顯吃緊。對此,他提出以下4點建議:
一是加大規劃協同和政策支持,優化戰略性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和功能。建議相關部門對江蘇的機場布局和功能定位進行優化,提升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國際運輸能力,提升蘇南碩放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盡快規劃并開工建設南通新機場,加快蘇州機場規劃研究,加快高速、快速鐵路引入樞紐機場,打造“軌道上的世界級機場群”。同時,盡快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加快貫通形成高標準、高質量的沿江高鐵通道。
二是加強統籌謀劃,補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能級,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加快打造以江海聯運為特色的通州灣新出海口、以長江中轉聯運為特色的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和以陸海聯運為特色的連云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同時,加快構建港口集疏運體系,重點推進港區進港鐵路規劃和建設。
三是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高位協調機制。長三角綜合立體交通網全局性、開放性高,互聯互通要求高,需要由國家層面進行高位協調。建議建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以及三省一市政府參加的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聯席會議制度,高位統籌協調,及時解決全局性、關鍵性和緊迫性問題。
四是加大對長三角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的資源要素集聚。建議加強各類資源要素向長三角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提高長三角區域國土開發強度,探索建立區域交通發展用地、用海資源統籌配置機制,加大交通建設用地指標、占補平衡等政策傾斜,完善區域交通發展生態保障機制,最終通過高質量的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增強長三角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經濟、人口等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