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衛東:少兒科普宣教引入“國家隊”和“專業選手”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您家的孩子愛讀科普書嗎?您留意過孩子們讀的是什么科普書?
今年,“后浪”成為網絡熱詞,在對青少年的成長環境進行深入調研后,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委員將目光聚焦在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教育上,為此他提交了2個相關提案。
5月25日,施衛東接受科技日報在線采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等事業”,青少年的科普宣教是其中重要一環,缺乏高質量的科普圖書將影響國民文化自信和公眾科學素養培育,扶持原創科普圖書應提升至“國家工程”高度,并引入“國家隊”和“專業選手”開展編寫。
近年來,我國少兒科普圖書銷售碼洋和品種持續增加,已成為市場中第三大少兒圖書類別,占少兒圖書市場碼洋比重在17%以上。但是,少兒科普圖書發展也存在質量參差不齊、國內原創圖書較少、競爭力有所下降等問題。
比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再版的《動物小百科》中,有推薦食用野生動物(果子貍)等不當內容,引發社會爭議。
在閱讀排行榜上,“洋科普”搶眼且占比很高。2019年上半年,排在前4名的科普圖書均為引進版,國產科普讀物《三體》僅排第5。2018年,首都圖書館外借榜排名第一的《呀!屁股》為丹麥引進,當當網兒童科普圖書銷量和好評雙第一的是美國《神奇校車》。
另據圖書銷售專業機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圖書市場中少兒科普類圖書銷售品種已達5萬種以上,但近年來能夠進入童書暢銷榜的少兒科普圖書較少。據《開卷2018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數據,2018年排在前10名的少兒類暢銷書中沒有少兒科普類圖書。作為童書銷售主渠道的網銷數據顯示,網店少兒圖書市場的碼洋比重逐年遞減,已從2014年的21.17%下降到2019年底的18.6%。
施衛東為此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國家應進一步重視少兒科普宣教體系開發,進一步開放利用好如博物館、天文臺、氣象站等適合兒童科普的資源,營造全社會重視兒童科普的氛圍。教育部、科技部應推動完善少兒科普課堂教育體系,嚴格內容審查,推動科普閱讀最優化,從而培養兒童科學素養。
二是可將扶持原創科普圖書納入“十四五”國家科普規劃統籌考量,組建兒童科普圖書編寫“國家隊”,增加針對少兒科普圖書的資助項目,給予出版及創作稅收優惠,或設置專門創作基金。
三是文化、教育、科技部門應重視兒童科普作者和專業編輯培養,把《“十三五”國家科普和創新文化建設規劃》中“將科普績效納入科研人員職稱評定、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考核”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