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唐山市委主委胡萬寧全國“兩會”精彩建言匯編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順利閉幕。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副主委、唐山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唐山市委主委、唐山市工人醫院院長胡萬寧在參會期間,積極履職建言,得到媒體廣泛關注。
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藥負擔
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完善短缺藥品保供穩價機制,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見病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等辦法,進一步明顯降低患者醫藥負擔”。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唐山市工人醫院院長胡萬寧和全國人大代表、邢臺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樹波通過視頻連線,做客河北新聞網“2021云通兩會”直播間,就此話題在線交流。
“健康紅包”惠民,也要鼓勵保護創新。“推行醫改以來,通過政策調整、藥品耗材降價等手段,預計今年,唐山市工人醫院在藥品加成和高值耗材等方面可以讓利給患者2億多元。”談到降低藥品價格,胡萬寧委員先算了一筆賬。
“低價”是藥品集采帶給老百姓的一個“健康紅包”,讓大家用得起藥,用得上好藥。同時,胡萬寧委員提醒,控制藥價千萬不能只盯著價格和成本而忽視了質量,“一定要注意藥品的質控”。藥品降價,不能“誤殺”了創新。醫藥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創新的重要性,對于創新性的藥品,國家應該有相應的保護措施,“要讓老百姓在‘減負’的同時更好地用上創新性藥品”。
推進門診共濟,真正為患者“減負”。“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將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上述措施,引起了胡萬寧委員、陳樹波代表的格外關注。
胡萬寧委員認為,門診共濟保障機制能夠增強醫保的抵御風險能力。“通過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避免了資金的沉積與浪費,也解決了醫保基金緊缺的問題,大家共同承擔費用、共同享受,從而能夠抵御更大的醫療風險。”同時胡萬寧委員建議,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首先要預先做好評估,“究竟需要從個人賬戶中拿出多少錢來才能滿足我們所要達到的預期”,在推行的時候,要按照病種進行分期分批推進。
補齊基層醫療短板
夯實基礎 加強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看好病”,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多項舉措,“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基層醫療機構積極承擔預檢分診、社區排查、核酸采樣等工作,有效落實了“四早”要求。但同時,不少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農村地區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也暴露了設備落后、專業人員缺乏等問題。
“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關鍵在基層、‘網底’在基層。”胡萬寧委員認為,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可讓基層牢牢兜住公共衛生體系“網底”。
“引”“留”并舉 激勵人才在基層扎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得讓基層醫療隊伍‘留得住,干得好’。”胡萬寧委員建議,可借鑒推廣其他省定向招錄鄉村醫生成功經驗,有針對性地為基層培養符合實際需求的年輕專業人才,同時定期開展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術能力。
“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3月10日下午,胡萬寧委員將床頭的《人民日報》認真折疊后,放進了手提包中,準備返程。
這些日子,反復研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后,胡萬寧委員說:“回去以后還需要細細咀嚼、用心品悟。”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總書記這句話讓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胡萬寧委員更真切感受到“人民至上”的深意。
“守護人民健康,一個重要立足點就是推動預防關口前移。”在胡萬寧委員看來,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關鍵是要把疾病預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讓健康從“治未病”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明確指出要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胡萬寧委員說,“這需要我們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首先要夯實基礎,在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其次是推進分級診療。”如何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行動上,胡萬寧委員連日來一直在思考,“增強基層醫療機構力量,要從提高待遇和教育培訓等方面著手,培養更多全科醫生。”
“互聯網醫院平臺得抓緊完善”“建立醫聯體內專家流動機制,提升重點學科專科醫療技術、發展能力……”
結束今年的“兩會時間”,踏上履職新征程,胡萬寧委員在微信工作群里和同事們共話未來發展,信心滿懷。
他和大家共同許下了“十四五”的“小目標”——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建議將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除了醫療健康,濕地保護也是今年胡萬寧委員關心的熱點問題。胡萬寧認為,應該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胡萬寧表示,濕地是全球重要生態系統之一,對于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以及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等鳥類以及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由于近幾年保護力度加大,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日益優化,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越來越受到國際的重視。
衡水湖濕地處于干旱少雨的華北平原,與南方水鄉的濕地不同,衡水湖濕地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胡萬寧認為,衡水湖保護區位于京津冀重要生態腹地,在京津冀區域生態系統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區域生態服務價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降解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說,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共九項,只需滿足其任意一項即可列入國際重要濕地。經專家論證,目前衡水湖已滿足九項標準中的七項,充分說明衡水湖已完全滿足國際重要濕地的指定標準。
因此他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進一步提升保護區管理水平、全面發揮衡水湖濕地的生態效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支撐。(九三學社唐山市委根據人民網、《河北日報》等媒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