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盛瑜委員:我準備了4個提案,都與涼山發展有關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從四川出發前往北京前一天晚上,全國政協委員、西昌學院院長、九三學社成都市委社員賀盛瑜在房間里看著書,書的內容是基于大數據驅動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前端集貨模式優化研究。“這次全國兩會,我準備了4個提案,兩個關于教育,兩個關于物流。”賀盛瑜說,這兩個領域一個和自己的本職工作有關,另一個則是自己長期的關注重點,“有空的時候,我就多學習一下。”
去年,賀盛瑜去了涼山的美姑、布拖等縣調研,不是去縣城,而是去了距離縣城還有3個多小時的大山深處,“越到基層越能發現問題,也越能產生最切合實際的思考。”賀盛瑜說,自己看到了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看到民族地區要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對的新問題:人才支撐,“需要立足長遠,通過大力發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養各級各類“本土型”人才,鍛造民族地區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
“西部民族地區在整體脫貧后,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賀盛瑜說,調研中自己發現,這些地區引進和留住高層次人才存在巨大困難,如涼山州的專業技術人員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不足1%,遠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西部民族地區學位授予單位也嚴重匱乏,比如四川全省民族地區迄今沒有一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當地多數高校只能為當地培養本、專科層次的人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嚴重不足。”賀盛瑜補充說,如果在西部民族地區高校開展研究生培養,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
“建議教育部在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額分配時,針對西部民族地區單列劃分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名額,由西部民族地區高校之間內部競爭。”賀盛瑜說,可以修訂《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辦法》,在西部民族地區高校難以實現單位整體條件達標的情況下,重點考核相關專業碩士學位點的條件,“即使授權單位條件雖未完全達標,在申請專業學位點條件達標的前提下,優先支持部分特色學科獲得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除了整體的謀劃,賀盛瑜也作了切入點的研判,“電子商務是國家戰略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建議增設電子商務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如果說教育領域的提案是目光放在未來,那賀盛瑜的另一類提案就是立足于當下。
“數字經濟引領中國下一輪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將必然走進鄉村。”賀盛瑜說,自己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省鄉村在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化過程中,有待進一步加強的地方。“比如數字化沒有完全統一標準體系,信息無法或者無法順暢地在部門與部門之間流動,還存在功能趨同化的現象。”賀盛瑜說,發展鄉村數字經濟,目前還需要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和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平臺建設,“如今鄉村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在不斷的完善,4G、5G及光纖網絡都基本實現全面覆蓋下鄉,正是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最佳時機,急需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交叉融合應用,打造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
在這方面,賀盛瑜依然將目光聚焦在電商上。“目前我省鄉村的電商物流渠道還不算通暢。”她說,主要表現為電商平臺企業資源有限,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流量不足,農產品產銷信息平臺缺乏針對性,線上銷售主要靠以購代捐、渠道單一,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等。
“建議推動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破解發展瓶頸。”賀盛瑜說,建議加大涼山地區交通、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建設自動化配送中心;支持電商、快遞物流企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業務流程,共享資源,持續推動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