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首場委員通道,有3位委員來自同一民主黨派!

發布日期:2021-03-05 ??? 來源: 團結報

【字體:

【顏色:

瀏覽量:

微信圖片_20210305083101.jpg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前,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7位接受采訪的委員中,有三位是民主黨派成員,他們分別是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

萬建民:國產糧食主要用的是“中國種子”

微信圖片_20210305083111.jpg

糧食安全,種子是關鍵。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如何做大做強民族種業,是一段時期以來廣受關注的話題。萬建民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我國連續6年糧食產量超過1.3萬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于國際規定的400公斤安全線。“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人均產糧量超過消費量,糧食是夠吃的。”他說,對于一個14億人口的中國,解決糧食問題難能可貴,也是對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

但他同時表示,糧食安全、種子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而解決這個問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萬建民說,“十三五”種業科技創新,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特別是口糧作物已經達到了54.8%,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其中自主選育品種占比已經超過95%,因此,總體上中國糧用的主要是“中國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好。”萬建民說,最近我們選育的一些粳稻、秈稻品種,在質量上已經和日本、泰國等國生產的優質大米相當,同時已選育出適合腎病患者食用的低蛋白大米和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降糖大米,這都得益于種質科技的力量。

萬建民也指出,保障種子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一些生產用種還存在短板和弱項。例如,大豆和玉米的單產量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部分種源仍依賴進口。因此,黨中央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將從種業科技創新、優質企業培育等五個方面來加強對糧食安全的保障。

“同時,還要加強種質資源庫的建設。”他透露,中國農業科學院建設的資源庫今年有望投入使用,設計保存量為150萬份,居世界第一。3月5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這一節氣也預示著春耕到了關鍵時刻。萬建民最后說,祝愿我們我國家今年在糧食生產上取得更大的豐收。

周鴻祎:網絡安全是數字化戰略的底座

微信圖片_20210305083116.jpg

如果說糧食安全代表物質層面的安全需求,網絡安全則與精神文化層面的安全需求息息相關。周鴻祎就網絡安全這一數字時代的“必答題”指出,我國已進入數字時代,但數字技術是一柄雙刃劍,網絡安全不僅關乎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城市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也和我們老百姓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數字時代有三個鮮明特征,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大數據驅動業務,一句話總結就是,軟件在重新定義這個世界。”周鴻祎表示,在未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政府管理、社會治理、城市運轉、基礎設施運行都架構在網絡和軟件之上,這個基礎就比較脆弱。“是軟件就會有不可避免的漏洞,有漏洞就有可能被人利用,進行網絡攻擊,而攻擊的后果非常嚴重。”他說。

周鴻祎舉例說,在國外,利用網絡攻擊基礎設施導致城市大面積停電的事例屢有發生;在國內,去年360接到了多家醫院的緊急求援,這些醫院的核心數據被勒索軟件攻擊之后加密不能使用,導致醫院整個流程停擺,甚至有的病人手術都無法正常進行,可以說是人命關天的大問題。

汽車領域也面臨著網絡安全的巨大挑戰。“智能汽車本質上可以形容成‘四個輪子上的一部超級手機’,它會實時聯網、接收指令、更新軟件,但是一旦安全出問題,要比手機嚴重很多。”周鴻祎透露,去年360曾幫助一家世界知名車企發現十幾個漏洞,這些漏洞可能導致該廠2017年以后出產的幾百萬輛正在路上運行的車都被遠程遙控。

“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安全為人民。”周鴻祎指出,在“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有關規劃里,“發展”和“安全”是兩個最重要的關鍵詞,國家也反復強調,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我們現在不僅從上到下形成了數字化發展的共識,也形成了安全的共識,即網絡安全是數字化戰略的底座,有了網絡安全的保障,我們的數字化戰略才能發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周鴻祎還透露,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360已利用近年來打造的“黑科技”累計發現44個高級網絡威脅組織,檢測和發現了2700余次網絡攻擊,解決了過去高級網絡攻擊很難被“看見”的世界性難題。

“我們有信心在國家整個數字化戰略進程中保駕護航,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安全衛士,也希望不斷地提升老百姓在數字化進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周鴻祎說。

敖虎山:把“1·20”設立為國家急救日

微信圖片_20210305083120.jpg

從糧食安全到網絡安全,領域雖然不同,但都事關人民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保障,彰顯著委員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為民建言的作為。第二度走上“委員通道”的敖虎山所關注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急救設備普及問題同樣也是如此。

3年前的“委員通道”上,敖虎山提到了生命急救設施的問題,稱AED是心肺復蘇的救命神器,但當時公共場所配置率還比較低。3年后再看現狀,敖虎山表示,在廣大委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我們已經取得了非常喜人的進步。

敖虎山舉例稱,2018年的深圳只有500臺AED配置,到現在已經增加到5000臺,而且已搶救成功了23個病人、23個家庭,未來5年還將達到每10萬人300臺的國際標準。此外,生態環境部每個樓層配了AED,杭州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在公共場所配置AED,北京市提出AED公眾場所全覆蓋。

“北京市地鐵最近配備了100多臺。在這里,我要特別為北京市地鐵點贊,你們是好樣的。”敖虎山表示,這也說明,普及心肺復蘇和AED配置正在成為社會的共識。

根據統計,我國有3.3億的心血管病病人,每4個里面就有1個是心血管病人,猝死的威脅不斷地增加,我國每分鐘有1到2個人出現院外心跳驟停,心肺復蘇的黃金搶救窗口期只有4到6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可能死亡,搶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敖虎山還提出一個更令人感到沉重的狀況——猝死的人越來越年輕,最近某中學一位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發心臟驟停,身邊沒有人會心肺復蘇,失去了幼小的寶貴的生命。

2015年開始,敖虎山帶領團隊在全國進行心肺復蘇普及,5年來累計培訓了100多萬人。但他坦言,雖然5年過去了,形勢依然很嚴峻,我們的心肺復蘇普及率不到1%,而發達國家這一數據是60%。“我們仍然有10億人需要心肺復蘇普及,這是與每個家庭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技術,它不單是一個急救技術,也代表了我們國家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責任感。”他說。

“只有健康,才能享受美好生活。”敖虎山最后再次在委員通道呼吁,全民要學習心肺復蘇技術,政府要出臺政策和立法,促進AED的配置。他還呼吁,把1月20日設立為國家急救日,提升全民族的應急響應能力,為健康中國建設和百年復興注入能量。”(黃昌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济宁市| 新沂市| 宝兴县| 涞水县| 临清市| 深州市| 祁连县| 肇庆市| 永新县| 新津县| 新密市| 阳高县| 霍邱县| 乐清市| 原阳县| 汶川县| 大渡口区| 西华县| 弥勒县| 周口市| 石渠县| 瓮安县| 福泉市| 郯城县| 利津县| 英超| 五莲县| 凤翔县| 万盛区| 河北区| 永福县| 南华县| 顺义区| 临安市| 松原市| 济阳县| 南昌市| 大兴区| 蕉岭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