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楊佳委員這件關于預防和打擊拐賣婦女犯罪的提案,60多位委員參與了聯名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3月5日上午的人民大會堂,當全國政協委員楊佳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堅決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時,不禁激動萬分,因為這正是她此次參加全國兩會非常關注的問題。“不久前有關部門發布了對相關事件的調查結果,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這讓我覺得更有信心了。”
早在全國兩會召開前的幾個星期,楊佳就關注到了一些因社會事件引發的對于拐賣婦女犯罪問題的討論。作為婦聯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楊佳一直非常關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而今年又恰好迎來婦女權益保障法的修訂,為此,她馬上就想到,要撰寫一篇關于“有效預防和打擊拐賣婦女犯罪”的提案。
電影《盲山》劇照
為了寫好提案,楊佳查詢了很多資料,咨詢了法律界的專家和朋友。其間也得到了不少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人員的幫助。最終,她將自己的想法結合相關的法律意見形成了提案。
楊佳在提案中列舉了一組數字: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安機關共破獲拐賣兒童案件510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3萬余名,發案數從2012年5907起,下降至2020年666起。盜搶兒童案件年發案降至20起左右,破案率95%以上。但同時讓她擔憂的是,與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相比,打擊拐賣婦女犯罪成效不夠明顯,易發多發態勢尚未扭轉。
“比如跨國拐賣婦女到我國當新娘情況屢禁不止,且滋生偷渡、非法婚姻、婚姻詐騙等違法犯罪。”
楊佳認為,究其原因,一是偏遠和相對貧困地區群眾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法律意識淡薄。二是基層干部“睜只眼閉只眼”,關注不夠。三是對拐賣婦女犯罪處罰過輕,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楊佳在提案中建議:
健全以村(社區)為基礎預防犯罪網絡,推進網格化管理、壓實責任,構建部門協同、社會廣泛參與工作體系。
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入戶走訪、隱患排查等手段,完善發現與舉報機制。深入開展“打拐”專項行動,完善網上投訴舉報系統,清理拐賣婦女信息,及時發現犯罪線索,健全線上線下一體“打拐”格局。
規范被拐婦女救助安置程序,完善社會福利機構救助和中轉康復服務。對滯留救助管理機構一定期限以上仍未查明身份信息的被拐婦女依法及時辦理戶籍,落實社保政策,提供基本醫療和心理疏導服務。依法為符合條件的被拐婦女提供法律援助。
在法律修訂方面,楊佳建議修訂刑法,加大對拐賣婦女犯罪打擊力度。進一步完善被拐婦女救助法律法規,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和證據審查認定規則。
提案完成后,楊佳第一時間將其上傳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履職平臺,并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響應。很多委員主動找到她,希望能夠參與聯名。更讓楊佳感動的是,雖然提案關注的是婦女問題,但很多男委員也非常關注,并要求聯名。
“最后有60多位委員參加了聯名,這也正說明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楊佳說,這件提案從撰寫到最后提交,讓她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在履職平臺和委員們交流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讓她受益匪淺。
(作者丨人民政協報記者 奚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