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丨全國政協委員萬建民:力爭到2030年,中國水稻單產提高到500公斤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水稻作為我國的主糧之一,在單產和品質提升方面,有什么樣的好辦法、好路徑呢?針對農民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中國三農發布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萬建民。
水稻單產提升是否遇到瓶頸?以后往哪個方向努力?
萬建民表示,2023年,我國4.3億畝左右的水稻單產是478公斤,去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這幾年,我國水稻單產的提升有些緩慢,應該說是遇到了瓶頸。遇到瓶頸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最近這幾年,品種單產提升潛力不太大;第二,全國范圍的栽培技術體系建設,沒有跟上高產的技術體系;第三,和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有關系。這幾年,稻谷的價格沒有得到提升。我們希望到2030年,把中國4.3億畝的水稻單產提高到500公斤,這是有可能的。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培育超高產的品種。目前,雜交水稻包括一些高產的常規稻,單產已經大面積達到了800公斤,900公斤也已經并不少見,高產田塊能達到1000公斤。我們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政府高度重視水稻產量的大面積提升;二是我國政策能夠鼓勵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三是我們能把高產優質的栽培技術體系進一步地完善,能夠進一步提高水稻單產。
我國水稻品質哪方面還存在問題?需要往哪個方向提升?
萬建民表示,在品質方面,我國的水稻品質這幾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現在大家應該能體會到,無論進哪個食堂或者是路邊的小店,吃的大米基本上能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但是仍然沒有達到優質大米的要求。優質大米中,粳稻的話,日本的越光米在國際上是最有名的,當然我國東北的五常稻花香品質也是可以的,但是和日本的越光米之間仍然是有差距的。秈米的話,我國秈米現在的外觀品質和泰國香米相比,還有差距,另外香味也沒有泰國大米濃郁。因此,我國大米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良。我們需要進一步努力來提升中國稻米的品質,培育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所需要的大米品種,今后我們要更加細化育種目標。但是,我們要解決品質問題,不能通過犧牲產量來達到目標,要在保持高產的水平下來提升稻米品質。
(來源:中國三農發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