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當人們宅在家里,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海淘”成為了許多人“跨越”國境買全球的方式。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周鋒認為,目前的跨境支付方式難以兼顧便利與安全,阻礙了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擴大,呼吁建立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監管體系及信用體系。
跨境電商涉及通關、支付、物流、結匯各個環節。目前我國跨境支付方式主要為第三方支付工具統一購匯支付和利用境外電子支付平臺接收外幣支付兩種,但這兩種方式都很難同時兼顧便利與安全兩方面,極大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同時,跨境物流命脈掌握在跨國物流巨頭的手中,UPS、FedEx、DHL等控制了世界原材料采購物流的50%、貿易物流的60%—70%、快遞市場的70%—80%、物流供應鏈對外直接投資的90%,而我國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企業較為單一,出口商品超過60%是通過郵政系統物流配送。
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一方面由于交易的商品種類繁多、頻率快、單次交易體量普遍偏小,企業或個人在通關、結匯、退稅等環節容易出現堵塞;另一方面由于須通關的跨境商品、包裹、快件、郵件等數量日益龐大,海關的監管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周鋒建議,優化通關、支付、物流、結匯等服務支撐體系。一是由海關總署牽頭建立對跨境電商企業的認定機制,建立交易主體與報關服務的關聯體系;二是完善跨境電子支付體系,允許試點支付企業辦理境外收付匯和結售匯業務;三是在保稅區、通關、檢驗檢疫、工商等與跨境物流配送相關環節,進一步推進貿易便利化。
跨境電子商務需要跨國信用體系支持復雜的交易環境。但由于各國、各地區的法律規范存在差異,電子商務信用標示缺乏統一標準。周鋒認為,國際公認的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管理體系尚未建立,這給跨國電子商務活動帶來了較大的風險。
對此,他呼吁建立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監管體系及信用體系。完善跨境電商政府監管服務的法制規范體系和信用制度,健全跨部門的日常協作配合機制,建立政府監管服務和信用云系統,逐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加強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及電商企業的規范與監管,打擊跨境電子商務中的假冒偽劣以及違反知識產權行為,規范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行為,引領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方向。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電子商務國際交流與合作,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機制。
此外,由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商品來源較為復雜,品牌眾多,進貨渠道多樣,包括品牌工廠、直營店、折扣店,甚至個體商店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質量良莠不齊,給商品的知識產權確權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即使發現了知識產權侵權的行為,司法訴訟和追償索賠非常困難。
周鋒建議,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采取防范措施,嚴厲懲罰侵犯知識產權非法行為。具體包括:加大對海關執法相關人員的知識產權內容培訓,摸索出一條適應我國特點的知識產權風險管理體系;借鑒國外較為先進的知識產權保護舉措,根據商品種類設置不同數量標準,從而限制海關監管人員自由裁量的權利,避免由于裁量失真所造成的監管糾紛。(轉自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