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里,我們聽到:
“浙”里有我、
蘇滬同心。
春光里,我們看到:
水米未進的他們進行無間斷地采樣,
一整夜工作后在大巴上熟睡的他們,
日夜在方艙醫院里的忙碌身影,
……
一個個心動的瞬間
發生在核酸檢測點,
發生在方艙醫院,
溫情涌動,
感恩常在!
截至目前,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共有14位社員、社浙江省委共有10位社員馳援上海。
核酸檢測點
許恩喜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鎮江市潤州委員會社員許恩喜第一時間主動報名了援滬志愿者。
4月3日晚上7點多,剛剛結束神經外科工作下班回家的許恩喜接到醫院的通知,沒有半點猶豫,他匆匆作別了家人,背起背包趕赴集合點。
晚上8點15分,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參加第二批援滬醫療隊的51名醫護人員緊急集結完畢。
經過了短暫的培訓和動員,凌晨3點,醫療隊的大巴滿載著志愿者和物資,啟程前往上海市浦東新區。
醫療隊的目的地是浦東金楊新村街道,這是浦東的主要居民居住社區之一,擁有超過20萬人的常住人口,防控任務重,壓力大。醫療隊抵達街道后,隊員們迅速準備好物資,進入各個村組,投入到緊張的“戰斗”中,許恩喜負責的采樣人數超過350人,這一干就是6個多小時,直到夜里11點,水米未進的他才坐上返程大巴,在車上匆匆用完餐點后,許恩喜和其他隊友在大巴上進入了夢鄉。
疫情不息,戰斗不止,在7日和9日,許恩喜和隊友們再次踏上援滬大巴,繼續參加到緊張的防控工作中。
最艱苦的戰斗發生在9日,為了完成街道20萬人的采樣任務,許恩喜和鎮江醫療隊的隊友們在下午4點半抵達任務指定點,披星戴月地干了一整夜,每人采集了700支以上的樣品,直到10日早上才返回鎮江。
為了減少暴露風險,許恩喜和隊友們在出征前后連水都不敢喝,完成工作脫下防護服,大家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喝口水潤潤快要冒煙的嗓子。
盡管如此,許恩喜還是表示,只要防控工作需要,自己隨時準備著再次出征,他不會忘記出征前鎮江父老的囑托:“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扛起醫者責任”。
王良靜
在馳援上海的日子里,前一天22點,接到采樣任務,與社區對接。次日6點從駐地出發,到達社區開始工作。深夜,返回駐地。……
這個節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常委王良靜和同事們已經習以為常。
3月28日以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先后派出多批隊員馳援上海戰“疫”,以核酸采樣醫療隊為主體,共計400余人。28日凌晨4點,杭城沉浸在夜色之中,由王良靜帶隊的第一批援滬核酸采樣隊251人集合出征。他們有的通宵未眠,有的親吻完熟睡中的孩子便走出家門,有的匆匆給父母掛了一個電話……
8點,醫療隊順利抵達上海市浦東新區采樣點,全員快速整裝,奔赴各個點位,開始核酸采樣任務。與社區工作人員快速有效對接、安排人員、分工合作,一切準備就緒,結合上海防疫政策及小區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了新型采樣模式——流動作業式采樣,即醫護人員、街道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組成一支小型隊伍,在不同樓宇之間流動式采集,這樣大大地減少了人員聚集,方便了老人、小孩及殘障人士,更減少了等待時間,采集到戶,確保人人完成,居民的體驗感也很好。大家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吃午飯持續工作,直至任務完成,最終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地完成了采樣任務。
蔣沈君
3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到赴上海援助采核酸任務,當即組建51人的隊伍,九三學社社員蔣沈君就是這支隊伍的“隊長”。
核酸采樣隊的最大工作特點就是“不確定性”。不確定什么時候工作、不確定在哪工作、不確定工作量……所有的工作都是深夜聯系、商討到最終確定,熬夜早已成為蔣沈君的日常,每天他都是隊里最晚睡最早醒的人。
每次出任務,從物資準備—院感防護—隊員清點,甚至中途哪個服務區上廁所等等,他都安排得妥妥當當,每次都是叮囑再叮囑。蔣沈君穿梭于各個任務點巡視,詢問隊員有沒有問題需要協調,叮囑大家防護一絲不能松懈。面面俱到的蔣沈君就像大家長,他的操心成就了醫護人員的安心!
沈宇虹
4月3日深夜11點半,臺州臨海市100名醫護人員集結成援滬核酸采樣隊,隊長是九三學社社員沈宇虹。她不僅是多次出征的“老將”,更是經驗豐富的“援鄂戰士”。
“我們接到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凌晨4點到達上海松江區車墩鎮。”沈宇虹說,“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就在大巴車上分批換上防護服,甚至用上了尿不濕,未做休整便分成8組前往采樣點。經過近7個小時的無間斷采樣,高效完成54787份核酸檢測的任務。”
醫療隊當天趕回臨海入住隔離點,進行“7+7”的隔離。因此,沈宇虹還錯過了臺州市“兩會”,這本是作為臺州市第六屆人大代表沈宇虹的第一次“兩會”經歷。雖有遺憾,但是她表示,只要“出發”號令響起,將隨時準備再次出征。
方艙醫院
夏俊波
3月31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社員夏俊波主動報名,成為醫院援滬方艙醫療隊16人中的一員。
4月4日凌晨4點半出發,夏俊波參與了上海市首次全員核酸檢測樣本采集。
6日下午,夏俊波到新建的臨港方艙醫院布置場地,準備接收病人。
7日凌晨,醫療隊接收首批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68名。
8日,他們負責的方艙共606名患者全部收滿,工作量明顯增加。
11日,首批患者出院……
截至目前,還有6名九三學社溫州市委社員奮戰在上海方艙醫院。他們是溫州市援滬醫療隊隊長、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蔣賢高,溫州市中醫院支社主委劉曉,溫州市人民醫院社員陸千琦、徐濱,瑞安市人民醫院社員杜慶瑋,蒼南縣人民醫院社員顏厥春。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
感恩有你們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