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嬰兒的出生,都像天使降臨人間。可是有一些孩子,卻折斷了翅膀,帶著先天的病痛,來到父母身邊。
在我國,每1000名出生嬰兒中,就有8.98人患有先心病。其中,復雜先心病約占總數的1/3,60%的孩子若不及時治療,生命將會停格在一歲。
而在罹患先心病的兒童中,農村兒童的死亡幾率是城市兒童的2.3倍。由于資源匱乏、經濟拮據,先心病的篩查被長期忽視。
先心病并非不可攻克。中國先心病診療水平已取得顯著進步,外科開胸和微創介入手術技術均趨成熟,手術成功率都在98%以上。越早治療,孩子就會距離正常的生活越近。
篩查和手術,大事不可緩。
和時間賽跑,我們來了。
8月24至26日,滬黔九三“心動萬家”項目再次啟動。九三學社上海市委聯合社貴州省委、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邀請上海德達醫院專家團隊一行,共赴貴州省威寧縣開展存量先心病患兒篩查和救治活動,走訪先心病兒童家庭,累計篩查180余位(疑似)患兒。
篩查活動在縣人民醫院開展,以初診、超聲檢查、案例確診、治療建議的程序進行。專家團隊仔細復核原診斷報告,分型分類后,對初診患兒進行超聲檢查,根據患兒病情出具治療建議。
在現場,一個來自秀水鎮的患兒家庭特意趕來,去年在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的資助下,孩子得到了及時救助,現在身體和智力發展都明顯好轉。今天孩子來復查,醫生檢查后說恢復得很好,父母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不是所有的卵圓孔未閉都是先心病,有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閉合”……在現場,專家們逐個糾正患者和家屬對先心病的認識誤區;有些患兒家長認為孩子看起來和別的孩子無異,卻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專家們用以往病例勸說家長正確認識,盡早做出診療決定;面對不同醫院出具前后矛盾報告的情況,專家仔細檢查、會診研判,給出最符合患兒情況的診斷。
大山里,教室里,你們在哪里,我們就去哪里。
山路崎嶇,阻隔不了我們的決心。
有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沒有辦法前往篩查;有些孩子,下山交通困難……專家們“送上門來”,不顧高原反應,看到等待就診的孩子,馬上拿出診療儀器開始工作。專家們自我調侃道:“醫生只要一工作,頭就不暈了。”
威寧縣爐山鎮、東風鎮、二塘鎮,處處留下專家們走訪的身影。
25日下午,先心病診療培訓班在縣人民醫院會議室舉辦。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影像介入科教授黃連軍,副院長、心內科教授、九三學社社員方唯一,外科中心主任劉建實,超聲科主任李欣分別為120余名學員帶來題為《卵圓孔未閉的診斷與治療》《國家“千縣工程計劃”胸痛中心建設與貴州行動計劃》《中國先天性心臟病治療現狀——先心病治療發展策略》《超聲診斷對小兒先心手術治療提供的關鍵要素》專題講座,為醫務人員進行有關先心病的科普和指導。
此次活動累計篩查180余位(疑似)患兒,確定了31位需要手術的患兒,他們將分三批赴上海德達醫院進行手術。手術和往返交通等相關費用分別由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和上海德達醫院籌措解決。
9月5日,第一批15個患兒即將來上海治療。
“救孩子的一顆心,讓一個家庭不再心碎。”九三學社社員、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王莉如此說。“心動萬家”項目正是為了應對先心病篩查和診斷不足、治療資源分布不均和家庭經濟負擔過重的三大挑戰,力爭“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還孩子們一個健康的未來。
未來,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和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將繼續攜手合作,推動貴州威寧建成兒童先心病救助網絡,解決先心病患兒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助力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感謝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感謝參加此次活動的醫學專家!
黃連軍 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影像介入科教授
方唯一 九三學社社員,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心內科教授
劉建實 上海德達醫院外科中心主任,教授
李 欣 上海德達醫院超聲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王麗琴 上海德達醫院兒科醫生,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