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由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與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閔行未來新賽道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九三學社上海制造論壇在閔行區大零號灣科創大廈舉行。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書記陳宇劍出席并致辭。
本次論壇匯聚各方智慧力量,旨在圍繞上海正在大力發展的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和發展壯大的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深入分析未來新賽道產業帶給上海的挑戰和機遇,提出閔行區未來新賽道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積極為閔行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錢鋒代表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向出席論壇的領導、專家和來賓表示歡迎。錢鋒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目前,上海正在大力發展四大新賽道,加速布局五大未來產業。閔行作為上海的老工業基地,鍛造了上海制造業的深厚底蘊,近年來,閔行區始終以落實國家戰略為牽引,在鞏固原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堅持提升“制造業立區”水平,構建“4+4”產業體系,奮力打造制造新優勢,推進區域經濟發展走在全市前列。
作為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始終以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為使科技創新更好支撐上海制造業創新發展,2021年社市委成立了上海制造專門委員會,并創辦了九三學社上海制造論壇。今天舉辦的第三屆論壇上,我們既邀請了來自社內高校、相關產業領域領軍企業的專家學者,為閔行未來新賽道產業創新發展出謀劃策,更匯集社內外創新資源,服務閔行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對“在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獨特作用”要求的主動踐行。
陳宇劍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地“大零號灣”區域,是閔行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引擎、主陣地。大零號灣區域已有近70萬平方米科創載體投入使用,約50萬平方米載體正在加快建設。“大零號灣”的蝶變新生是閔行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也為閔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閔行已落地一批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工具等新賽道細分領域項目,成立了氫能源產業聯盟,推動“未來能源與智能機器人未來產業科技園”獲批科技部、教育部建設試點,致力于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推動未來新賽道產業創新發展,離不開廣大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閔行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與大家一起把握機遇、主動作為,搶抓新賽道、培育新動能,為上海推動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內涵,作出閔行新貢獻!
會上,全市首個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家工作站舉行了揭牌儀式,錢鋒和陳宇劍共同為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家工作站閔行分站揭牌。
揭牌儀式后,錢鋒作了題為《數實融合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旨報告,針對我國制造業面臨的諸多挑戰,從生產制造過程和產業鏈供應鏈出發,探討了通過工業元宇宙“由虛向實”實現“虛實協同”,突破虛擬制造與現實工業生產融合的瓶頸,推進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思路與途徑。
錢鋒在報告中指出,虛實融合的智能調控技術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通過對供應鏈生產鏈價值鏈協同智能決策、制造過程實時自主智能調控、安全環保運維智慧管控等,實現制造業制造過程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產綠色低碳、產品高值高端、價值鏈最大化,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推動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搶占產業數字化發展新賽道的制高點。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宏韜作題為《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主旨報告,他介紹了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強創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市政府印發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通過實施六大計劃,競逐未來產業賽道,到2030年,在五大未來產業領域涌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努力實現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
閔行區副區長李銳作題為《閔行區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推進未來產業集群發展思路》的主旨報告,他表示,閔行區將以建設“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為契機,加快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推進未來產業集群發展。閔行將立足全市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大零號灣及其輻射區域的產業基礎和創新資源,聚焦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三大方向,重點發展通用AI、量子科技、新型能源、新型儲能以及空天資源利用五個細分領域,樹立大零號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集群品牌,為上海市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貢獻閔行力量。
在隨后的主題發言中,九三學社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電控制研究所所長、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長劉成良,九三學社市委科技專門委員會副主任、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賀樑,九三學社社員、浦東新區工商聯副主席、亮風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廖春元等3位專家,圍繞如何服務生產型制造到服務型制造的智能升級,人工智能的突破、存在的瓶頸和未來機遇,工業、文旅、城市級元宇宙應用和元宇宙的價值等,提出了未來新賽道產業創新發展的專業建議。
圓桌對話環節,劉成良、賀樑、廖春元和九三學社社員、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泉,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唐麗珠等結合論壇主題,就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的影響、美國芯片技術壁壘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我國未來元宇宙應用的突破方向、北斗系統與我國數字經濟和國家戰略的關系等話題進行了對話。
九三學社市委專職副主委周鋒、李國娟,秘書長朱紅,副秘書長兼參政議政部部長張磊,社市委原專職副主委吳健生,科技專門委員會主任黃勇平,社閔行區委主委龔明紅和社市委相關專工委負責人、各區委和直屬基層組織社員代表,閔行區相關職能部門、園區和各街鎮(莘莊工業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各區工商聯邀請的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等近200人出席論壇。
九三學社市委文化專門委員會主任、SMG融媒體中心主持人劉凝應邀主持論壇。
論壇由九三學社閔行區委、閔行區經濟委員會、上海市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會議期間,還集中展示了20項上海九三學社社員優秀創新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