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廣西視察、發表重要講話,題寫“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重要題詞,為廣西發展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切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地方組織的職責使命,著眼于參政議政提質增效,全面實施創新工程、精品工程、匯智工程、人才工程,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實施創新工程,完善工作機制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工作機制創新,是參政議政提質增效的制度保障。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建立健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建立參政議政課題招投標和激勵機制。課題招標和激勵機制歷經17年的實施,期間根據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先后進行四次修訂,為高質量建言提供堅實保障。建立成果匯報機制。每年“兩會”前夕,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召開重點課題成果匯報會議。會上,由中標課題負責人對課題成果進行宣講,邀請專家評分、指導,不斷提升建言獻策質量。
實施精品工程,篤實久久為功
實施精品工程,是參政議政提質增效的關鍵所在。十八大以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已經進入“從量到質”的階段,精品建言凸顯參政議政水平。為此,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強化精品意識,突出界別特色和時代特點,連續7年續把“科技驅動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年度重點調研課題的主攻方向,作細作精,產生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決策參考價值的精品,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益參考,為提高廣西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廣西科學發展作出貢獻。
實施匯智工程,“三維架構”聯動
“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九三學社廣西區委以自身為“點”,以上下聯合協作為“線”,以橫向聯合為“面”,構成匯聚智慧的三維空間。抓好關鍵少數,促進委員履職。持續開展 “一委員一建議”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委員履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產出了一批高質量成果,促進了社區委參政議政高質量發展。如《推進中國-東盟海上旅游合作的建議》被評為全國政協優秀社情民意信息。上下左右聯動,整合匯聚資源。依托九三學社中央的強有力支持,聯合兄弟省委的力量,上下聯動開展課題調研,完成了《推進西南地區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道建設》《“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茶旅融合推動產業創新》等多件課題成果,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實施人才工程,打造精英團隊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全社齊心推動參政議政工作的良好局面。建立參政議政智庫。2015年,建立參政議政智庫,成員80%是70后、80后的年輕社員。經過不斷培養和鍛煉,智庫中的年輕社員成長迅速,切實發揮了參政議政智囊團,的重要作用。2021年,與廣西社會科學院簽訂智庫共建協議,雙方依托各自資源優勢,在決策服務、課題研究、舉辦智庫論壇、共享信息資源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實現合作共贏的全新局面。高度重視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建設。建立機關部門聯系專(工)委制度,安排專項經費,舉辦青年論壇、主題交流、調研走訪等活動,引導委員關注國家大政方針和時事熱點,積極開展議政建言和交流研討,為專(工)委委員施展才華搭橋引路,促進履職水平提升。
騫騫匪躬以履職,迎得秋來果滿枝。十年來,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參政議政履職取得豐碩成果。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或聯合提出議案、提案、建議158件,其中《創新機制實施精準扶貧管理的建議》被評為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之一。30多件提案獲得中共廣西區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協的主要領導督辦或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提案。不少議政建言成果推動了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政策的出臺。如2018年報送的關于加強我國人類基因大數據保護的建議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助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的頒布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廣西海綿城市建設的建議》獲得自治區主要領導閱批,促成自治區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全區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推動了廣西海綿城市建設。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了那考河濕地公園,對廣西海綿城市建設給予肯定。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正如九三學社廣西區委主委彭健銘所言,“作為參政黨地方組織,要凝聚起團結向上的政治共識,齊心協力戰勝前進中的風險考驗;要發揮優勢,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展望未來,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將繼續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方向,時刻不忘多黨合作初心,凝心聚力強化使命擔當,履職盡責書寫時代答卷,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再添新彩、再立新功。(社廣西區委 羅筱寧 覃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