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啟動儀式上,九三學社中央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合作框架協議》
9月13日,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在銀川出席“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啟動儀式。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漢成出席儀式。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寧夏區委主委馬秀珍主持儀式。
啟動儀式上,九三學社中央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合作框架協議》。叢斌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吳秀章,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推進工作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為目標,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圍繞打造“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的科技需求,充分利用“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有利平臺和長效機制,借助九三學社科技人才資源,推動寧夏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
叢斌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寧夏考察,賦予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長期以來,九三學社中央高度關注我國科技創新領域發展,注重發揮界別優勢,積極圍繞創新驅動戰略開展相關工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此次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是新時代九三學社中央助力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又一有力舉措。
叢斌對雙方下一步合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建好機制,緊密協作抓落實。建好定期聯系、領導會商、信息互通、決策研討、項目推動、人才培養和使用等機制,切實幫助寧夏解決一些科技創新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發揮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加強與寧夏科研院所、優勢企業的對接,推動寧夏在部分領域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并圍繞黃河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與優化配置、防止水土流失、科技創新、企業轉型升級、醫療衛生等方面謀劃一些大事。三是共同發力,創新突破促成效。圍繞解決寧夏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確立課題,深入調研,多出成果,幫助寧夏營造更加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環境。
馬秀珍就同心科創工程籌備情況作了說明,寧夏科技廳副廳長陳放代表同心科創工程領導小組發言。
為促進框架協議落實落地,根據九三學社中央的統籌安排,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代表華東理工大學,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賈偉平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分別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及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寧夏)、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并將陸續開展相關合作。
叢斌一行在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寧夏)調研
錢鋒一行調研寧東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
啟動儀式后,九三學社中央院士專家團隊分組開展調研。叢斌與賈偉平等醫療健康領域專家赴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寧夏)等地,調研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情況、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及產業化發展情況。錢鋒率華東理工大學團隊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調研寧東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寶豐綠氫項目、貝利特數字化運用場景及轉型成果等,并參加座談會與企業對接產業技術發展難題和需求。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副主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馬曉華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隊走進銀川市經濟開發區,了解寧夏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與企業交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重難點問題。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陸軍、政府副秘書長孔國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中心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敖虎山,九三學社社員、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段云嶺,九三學社社員、好大夫在線創始人兼CEO、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會長王航,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徐國權,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蔣承華,九三學社寧夏區委副主委相衛國、蔣齊、馬正紅,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科技廳、工信廳、農業農村廳、衛健委,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銀川市人民政府、銀川市蘇銀產業園管委會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相關活動。
(來源: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 文/九三學社寧夏區委 張彩瑩 圖/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