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8日,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率隊赴江蘇就“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課題開展調研。
受中共中央委托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是九三學社中央履職工作的重中之重。九三學社長期關注我國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問題。今年,九三學社中央基于在綠色低碳領域的長期調研積累和自身科技人才優勢,確定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課題為“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此次調研組赴江蘇實地考察,主要任務是了解相關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成功做法和經驗,特別是了解節能減排創新技術研發情況,以及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政策需求。
6月27日,武維華一行在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武維華一行首先來到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依托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出環保節能型混凝土外加劑,可大幅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為重大工程減碳降碳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詳細了解產品性能、使用壽命、綜合成本等情況后,武維華表示,建筑全過程碳排放量在我國碳排放總量中占比很高,其中尤其是建筑用鋼材和水泥的生產屬高耗能、高排放產業,通過建材生產技術創新、有效降低建筑領域碳排放對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他鼓勵企業繼續加強科研攻關,不斷加大產品在各類建筑中的推廣使用力度,努力實現更大規模的水泥使用減量化。武維華還與企業負責人、研發人員座談,了解企業經營效益、實驗室建設等情況,詢問企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需求,希望企業為建筑行業減碳降碳作出更大貢獻。
6月28日,調研組在國家能源集團泰州發電有限公司考察百萬千瓦高效煤電示范項目
能源行業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陣地。調研組走進國家能源集團泰州發電有限公司,聽取百萬千瓦高效煤電示范項目介紹,察看發電機組運行情況,與企業負責人圍繞如何進一步降低度電煤耗討論交流,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武維華十分關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及應用,希望國家能源集團扛起“能源國家隊”的重任,加大有關研發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著力強化技術攻關,為煤電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出示范,以實際行動助力碳減排。
6月28日,調研組在南京農業大學聽取科研成果介紹
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既有利于固碳,也有助于減排。在南京農業大學,武維華一行參觀了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該校面向“雙碳”戰略目標取得的科研成果。在聽取秸稈炭化“一炭三肥”技術介紹后,武維華表示,農業技術開發要注重節能降耗,同時還要注重保護農民利益,通過技術創新努力降低成本和產品銷售價格,在助力農民增收的同時,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調研組還前往南京市湯山礦坑遺址生態修復區,察看工業泥潭生態治理項目,了解土壤改良應用、崖壁礦坑修復利用、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等情況,對該地區綠色轉型發展和創新實踐給予充分肯定。
九三學社中央秘書長劉曉梅、江蘇省委主委周嵐參加部分活動。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傅小鋒,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張福麟,中共江蘇省委統戰部一級巡視員黃仕亮,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一局、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有關同志,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等中央新聞媒體參加調研。中共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余松,中共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沈劍榮,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副主委李奇、陳發棣、蒯建華、陸延青等參加有關活動。
在寧期間,武維華會見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政隆。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惠建林,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秘書長潘賢掌會見時在座。
圍繞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課題,九三學社中央前期開展了多項工作。今年3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九三學社界別小組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圍繞“強化科技支撐 助力雙碳戰略”進行了界別協商;4月15日、5月20日分別召開專題研討會和第十七屆“九三論壇”,就調研課題聽取了九三學社中央各專(工)委、各省級組織調研成果和專家代表的意見。(文、圖/胡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