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武維華主席在九三學社中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九三學社中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暨紀念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

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9年9月16日)

武維華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回顧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發生的偉大變革和多黨合作事業取得的歷史成就,重溫九三學社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歷史,對于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傳承弘揚“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深入推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激勵全社廣大社員團結奮斗,為推進新時代多黨合作和九三學社事業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偉大事件。以新中國成立為標志,中華民族結束了近代以來被侵略被壓迫的苦難屈辱歷史,從而邁進了發展壯大的歷史新紀元,開啟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歷史新征程。建國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在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重大考驗之后,果斷地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輝煌的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事件。毛澤東同志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曾說過,“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70年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而且為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提供了具有充分說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選擇。” “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回顧歷史,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中,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中,在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在對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

70年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同誕生的,還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是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近代以來,面對民族危機和國家危難,中國各種政治力量先后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共產黨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引領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在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任何一個革命階級及其政黨都不可能單獨完成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要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革命階級和階層,組成革命的統一戰線。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反對專制、爭取民主的斗爭中,也逐漸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拯救中國,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才是正確的方向。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使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看到了實現人民自由和解放、民族獨立和復興的曙光,積極響應、公開擁護“五一口號”。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這一政治格局有了制度化保障。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團結帶領各民主黨派共同奮斗的偉大成果。這一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共同努力下不斷鞏固和完善,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發揮著獨特優勢和作用。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多黨合作16字方針,成為新時期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關系的重要準則。1989年,中共中央發布14號文件,正式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隨之又載入憲法。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兩個5號文件先后頒布,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規范化程序化進一步落實。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開創性地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進一步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民主黨派的性質定位,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多黨合作篇”。近期,中共中央及有關部門又密集出臺3份文件,就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提出了系統、科學、詳細的指導意見,為民主黨派在新時代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保障。

回顧歷史,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具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背景,是真正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立足于我國國情,植根于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發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輝實踐,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蘊含著中國智慧。它一經形成和確立,就展現出巨大優勢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要始終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切實把這個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在九三學社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抗戰勝利前夕,九三學社在中國共產黨的鼓勵和指引下建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1949年,九三學社公開響應“五一口號”,自覺接受并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籌備新政協,見證了人民政協和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建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九三學社與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共同前進,成長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下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70多年來,我們的發展和履職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下完成的,都是在多黨合作制度框架下取得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九三學社發展成長的根本保證和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最重要、最根本的歷史經驗和政治選擇。

74年前,九三學社創建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戰火之中。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九三學社已經從一個創建初期只有數十人的學術性政團,發展成為擁有30個省級組織、326個市級組織(含市級籌備機構和縣級委員會)、7125個基層組織、18萬多名社員(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政治成熟、組織健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作用日益彰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74年來,九三學社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延續形成了今天九三學社鮮明的界別特色。

——新中國成立前后。一大批進步知識分子自愿跟著共產黨走,他們或留在大陸,或從海外歸來。他們中的一部分,選擇加入了九三學社。如留在大陸的原中央研究院院士嚴濟慈、吳學周、黃汲清、楊鐘健、謝家榮、茅以升等;如海外回國的葛庭燧、黃昆、鄧稼先、程開甲、謝家麟、嚴東生等。1952年院系調整,九三學社大批專家學者離開大城市,報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區和崗位。九三學社社員為發展新中國的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許多開拓性和基礎性工作。

——五六十年代“向科學進軍”時期。九三學社廣大社員熱情迸發,積極踐行科學報國理想。有66位社員參加了“12年科技發展規劃”的編制,5人被任命為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12位社員榮獲新中國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鄧稼先、王淦昌、趙九章、陳芳允、程開甲為“兩彈一星”研制成功作出突出貢獻,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黃汲清、謝家榮在陸相生油論指導下,為新中國甩掉“貧油國”帽子作出了劃時代貢獻。王淦昌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王應睞、鄒承魯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高等教育改革、三峽工程、中年知識分子、科技進步等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上世紀80年代,王選研制成功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系統,引發了一場中國印刷史上的技術革命。1986年,王淦昌、陳芳允等提出要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我國的高技術,推動了863計劃的出臺,對我國高科技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

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期間,我們就“入世”應對、西部大開發、非典防治、三江源保護、發展低碳經濟、南水北調等問題議政建言,得到中共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實施“人才強社”戰略,聚集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眾多社員在本職崗位上為國家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王選、黃昆、師昌緒、謝家麟、程開甲先后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就長江上游水利水電工程對全流域生態環境影響、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草原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廣泛調研,提出高質量建言。在助力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和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過程中,我們注重從科技角度出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持、幫助。大批社員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科研成果,實現了在某些領域的國際領跑。例如,盧柯院士在納米金屬材料領域取得系統性的原創性成果,潘建偉院士為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領跑國際作出了重要貢獻等等。廣大九三社員在本職崗位上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為助力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了貢獻。

回顧歷史,我們深深體會到,愛國、民主、科學是融入九三學社血脈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的初心所在。愛國主義是貫穿九三學社歷史的一條主線;民主與科學,是九三學社特色鮮明的思想理念和歷史傳承。在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們要秉承社內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潛心學習社內前輩“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犧牲精神,大力弘揚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在重大科技領域勇攀高峰、有所作為。我們要將九三學社事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緊密融合在一起,把個人事業的發展與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融合在一起,矢志不渝、竭盡全力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對于70年來國家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們深感自豪;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限憧憬;對于領導中國人民創造這一切偉大成就和指引九三學社前進方向的中國共產黨,我們表示由衷而崇高的敬意!

溫故可以知新,鑒往可以知來。面向未來,我們將切實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光榮使命,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努力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需要我們堅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引導廣大社員切實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鞏固團結奮斗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進一步弘揚“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凝聚廣大社員以及我們所聯系的科技界知識分子的思想共識,把九三學社建設成為政治上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需要我們夯實組織建設這個基礎。組織建設的關鍵是人才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核心是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要以提高“五種能力”為著眼點,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領導班子能力素質,推進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要素”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社”戰略,把牢社員發展的政策關和入口關,更加注重質量,更加注重保持特色,更加注重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努力造就高素質干部和人才隊伍,不斷提升組織活力和凝聚力。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需要我們強化履職能力作為支撐。全體社員首先要加強學習,從政策文件和書本中學,從實踐中學,向專家和同行學,努力提高工作本領,積極打造自身專長。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自身優勢,在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中找準履職盡責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提升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的能力,努力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展現自身價值,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需要我們用好作風建設這個抓手。要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堅持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持修身立德、嚴于律己,做講規矩、守紀律的表率。堅持密切聯系社員,建立健全領導班子成員與地方組織、基層組織聯系制度,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需要我們強化制度建設作為保障。要將制度建設貫穿于自身建設各個環節、履行職能的全過程,切實提高工作制度化水平。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民主決策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述職和民主評議制度、內部監督制度、調查研究制度、機關工作制度等,構建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系統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并在工作實踐中、落實制度上狠下功夫。

同志們!七秩風雨鯤鵬起,擊鼓催征再出發。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關鍵時期,九三學社將繼續秉承多黨合作初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不懈奮斗,團結帶領廣大社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金阳县| 蓬溪县| 枞阳县| 晋江市| 尼木县| 镇康县| 遂川县| 哈巴河县| 芷江| 怀来县| 正镶白旗| 荥阳市| 北京市| 威信县| 庆元县| 三门县| 额尔古纳市| 宜昌市| 五台县| 阳朔县| 景宁| 永新县| 房山区| 同江市| 南汇区| 蒙阴县| 建宁县| 延津县| 柞水县| 密云县| 商水县| 徐州市| 尉氏县| 慈溪市| 甘孜| 齐河县| 历史| 海盐县| 茂名市|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