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方:大浪淘盡金方現,風好正是揚帆時
來源:九三學社中央辦公廳????時間:2010-12-022007年6月14日下午,岳麓山下,湘江之濱,湖南賓館的會議廳里掌聲雷動,眾人目光聚焦在主席臺的張大方,掌聲因他而起,這位剛剛當選的第六屆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此刻目光堅毅,躊躇滿志:“這既是以盧光琇主委為首的九三學社湖南省第五屆委員會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全省4117名九三學社成員對我的信任和希望。在深感榮幸的同時,我更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將與全省九三學社成員一道,全心全意地把九三學社的工作辦好、辦實。”
“全心全意”,這聽似質樸卻重如千鈞的字句就是當選主委——張大方的鄭重承諾。早已身載幾多成就與名號的他,個人簡歷上更是筆筆不凡:
湖南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計算機繼續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新世紀計算機系列教材編委會副主任,湖南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院長……
頭銜眾多,讓人驚羨,與眾不同的是,這些在張大方的心中卻僅僅是肩負重任、默默耕耘的鞭策而已。對他來說,滿篇的濃墨重彩,透出來的,卻僅有“全心全意”四個字。
楚湘之才 走向世界
1982年,剛從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的張大方,懷揣著夢想和熱忱,憑著對未知的向往,只身來到了瀟湘,來到了“千年學府”——湖南大學,開始了他人生的求索之路。
二十多年來,湖南大學成了他學術生涯的根據地,從做助教開始,張大方的學術生命就與湖南大學計算機學科一同成長。1985年,張大方赴重慶大學從事容錯計算研究,從此湖大的容錯計算研究與他的名字一同被寫入了一頁頁輝煌的篇章。2000年以來,國內容錯計算學科領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20余項課題中,由張大方領導的湖南大學可信系統與網絡實驗室就獲得了8項,他還擔任了中國計算機學會容錯計算專委會副主任,成為這一領域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他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863項目2項,國防基礎科研“十一五”規劃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學術組織, IEEE每年主辦的學術會議在計算機界最有權威。張大方領導的實驗室作為IEEE寄存器傳輸級測試國際學術會議(WRTLT00)的倡議和執委會委員單位,確立了在本領域的國際地位。2000年,首屆WRTLT00會議在湖南大學召開,張大方作為WRTLT會議創始人之一,擔任了首屆WRTLT會議的程序委員會主席,主持了會議。此后,WRTLT00會議被IEEE確認為每年一次的系列國際學術會議。2005年12月,由湖南大學承辦IEEE/IFIP主辦的第十一屆 PRDC國際學術會議在長沙舉行,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行,張大方作為程序委員會主席,主持了大會。
目前張大方擔任了IEEE WRTLT及IEEE ATS 2個系列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參與WRTLT、ATS會議的領導、組織與管理工作,還先后擔任了IEEE組織的十余個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分會主席和論文審稿人。他曾先后赴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印度、日本、加拿大、法國等地參加學術會議、訪問或講學,把他的人生舞臺從麓山湘水間一直延伸到了世界。
“稍微懈怠,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就會被淘汰出局。”在科學研究上,張大方從未止步。為了打破國際上可信IP網絡領域的壟斷局面,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張大方領導課題組,突破了現有系統只能單獨進行流量或性能監測的局限性,率先研制出綜合的大規模網絡監管系統,創造性地提出集團理論、方程診斷算法。目前該理論已成功應用于計算機網絡測試和故障診斷領域,為大型網絡系統的故障管理與提高網絡軟件的可靠性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該成果已在總參、長城寬帶等多個行業和單位部署應用或完成試驗局。他研制的網絡設備協議可信性測試平臺在歐洲、北美等一系列IPv6 全球高峰會議成功演示,并被移植到Agilent、Navtel 等國際著名公司的測試儀表中,廣泛應用于歐美等國際網絡設備商、電信運營商,為我國完全采用自有技術構建可信的IP 網絡做出了貢獻。
湖大名師 誨人不倦
“對我們來說,學生的培養從來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作為一名教授,張大方始終牢記 “教書與育人”的職責。他大力主張啟發式教育,以“思”和“辨”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他講授的本科生課程中,他創造了讓學生自己出試卷并作為期中考試的方式,而且期末試卷的大部分內容是從學生的試卷里選題,被選中題的學生就可以加分。“這種奇特的考試方式讓我們又喜歡又害怕,在提高興趣的同時又牢牢掌握了知識。”上過他課的學生,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張式考試法”了。
但是,更為大家所稱道的還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與以身立德的做人原則。在他的課上遲到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在聽取學生的學術報告前,他要求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列好提綱、提出初步的意見,他會邊詢問,邊做記錄,提出學術依據,最后才會作出總結;他指導學生論文時,十分耐心細致,他會親自指導文獻檢索,確定論文重點,反復修改多次,才最后定稿。
正是這種嚴謹和言傳身教,張大方為我國計算機領域培養出了一大批的優秀后備人才。他先后講授過10余門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的課程,現已畢業博士生有10余人、碩士生80余人,正式出版教材10余本,其中主編4本。“是張老師引領我們走進科學的殿堂,從張老師身上,我不但學會了如何做學問,更學會了如何做人。”在國內外的學術論壇上,他的學生展現出寬厚的知識基礎,前沿的學術信息,不能不讓人欽佩張大方這位治學嚴謹的導師。
重任在肩 心血凝結
1992年7月,張大方加入了九三學社, 1998年任九三學社湖南大學支社主委, 1998年張大方當選為湖南省政協常委,2002年張大方當選為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九三學社中央委員,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從教育系統走上了新的舞臺,張大方說:“我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在他心中,政協委員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要“察民情、順民意、了民愿。”
“作為民主黨派成員,作為政協委員,需要根據我的責任來判斷自己該說什么,有些話不管別人說不說,我認定了就要說,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問題。”多年來,他不但在科研教學方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業績,而且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前途。每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張大方都會準備多份提案。2003年是高校擴招后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焦點問題,作為大學教授,張大方更是特別地關注,他深入調查,掌握了大量數據和第一手資料,經常為此工作到深夜。在2003年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他作了“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發言,他認為:大學畢業生已經告別“精英化時代”、開始進入“大眾化時代”,面對這種形勢,畢業生要學會適應,去除“精英化”心態,樹立“平民化”心態,正確對待就業問題,學會到“藍領”崗位上開啟未來大門。他建議進一步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面向邊遠地區就業。他的發言立刻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并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播出。200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工作,這與他的發言不謀而合,表明了他在參政議政方面的準確把握和預見。
在擔任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的幾年來,張大方常常親自下基層,走訪企業、高校,開座談會,組織專家研討,圍繞高校自主創新、科教興湘、軟件產業發展、產學研結合、關注高校貧困生、充分調動高校教師積極性等重大課題深入調研,共同主持或參與撰寫提案、研究報告30余項。他的每一個提案,從提出觀點到形成文字,都查閱了大量資料,經過認真思考、仔細推敲和反復掂量;他的每一份調研,都逐一對照相關政策法規,體現出情理相濟,操作性強的特點。他把對社會、對人民的這種責任感,體現在那一份份用心血凝結的提案中,體現在對社會發展進步的真切期盼中,體現在對人民利益的深切關注中。
2007年,新的重擔再次落到張大方的肩上,張大方當選為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這段時間,他除了認真完成信息產業廳的工作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九三學社省委的工作上。為不影響信息產業廳的工作,他基本是利用周末、休息日的時間,到各個市委調研,短短三個多月,他已相繼走訪了九個市委。為了更好地開展社中央部署的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張大方親自給社員宣講,做動員報告。為了讓社員更好地理解政治交接的內涵,張大方學習、研讀相關理論知識,整理資料,并精心制作了幻燈片,從胡錦濤同志“六•二五”重要講話精神、我國的政黨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等幾個方面,對堅持走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主題的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闡述。
“作為九三學社新的領導人,我覺得自己在政策、理論學習方面還不夠,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學習,只有自己學透徹了,給社員宣講才會有效果。”在張大方的案上,總有一些反映理論界、學術界新問題、新觀點的書籍,“作為主委,要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思維能力結合起來,不說空話,不搞空洞理論,要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既要上升到理論高度,又要從理論回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9月10日,張大方的家中不幸失火,當時他正在衡陽市委給社員宣講政治交接,等他連夜趕回時,火早已被撲滅,家里只剩一片狼藉。顧不上處理現場,顧不上多安慰傷心的妻子,張大方只是匆匆收拾了幾件衣服和幾份文件,就和妻子住進了賓館,并連夜翻閱資料,修改講稿。翌日,他還將在中共湖南省委主持召開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向袁隆平同志學習座談會”上代表九三學社湖南省委發言。“幸虧女兒上學了,家里人沒有受到傷害。”說到這次火災,張大方有些輕描淡寫,但旁人并不知曉,這次火災損失較大,他既要整理物品,又要重新裝修,而且又一直忙于工作。到現在為止,他和妻子住的還是向學生臨時借來的房子。蝸居在何處,舒適抑或局促,在他眼里,已不重要,他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容不得多談自己的得失。這種奉獻精神,讓張大方“無愧于湖南大學,無愧于九三學社,無愧于自己,無愧于那些信任我的人”。
不息為體 日新為道
如果說在參政議政的舞臺上,張大方是在為民而“呼”,那么在政府職能部門擔任實職的他,更多的就是在“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2005年12月,張大方被任命為湖南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分管電子政務、政策法規、規劃與科技等工作,直接參與了湖南省信息化工作的規劃、推廣及建設。上任伊始,張大方就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短短幾個月內,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為了配合省人大財政委對全省貫徹執行《湖南省信息化條例》,他參與了執法調研,提出了明確執法主體、整合資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強規劃協調等意見;對省重點軟件企業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調研,主持撰寫了調研報告,為省信息產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他主持完成的《湖南省電子政務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得到了國信辦的通報表揚。工作中,他是很“較真”的。他剛到信息廳不久,在審閱一份申請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的資料時,“較真”的他憑著教授的直覺,通過幾個很微小的細節,發現了較大的問題,便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并讓他們及時核實整改,從此以后,再也未出現類似的問題。
“他太忙了。”說到張廳長,規劃處的王處長這樣形容。多重身份、三份實職工作讓他總是處于忙碌之中,但正是如此,張大方成了和時間賽跑的人。張大方和廳里的同志一起去上海調研,因他的父母都在上海,廳里的同志為了讓他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父母團聚,沒有買上午的返程機票,而是換成了下午的機票,結果受到張大方的批評,最終還是換成了上午的。“抓緊時間的分分秒秒,張廳長對自己近乎苛刻,但更多的是讓人肅然起敬。”回憶起這件事,王處長仍然記憶猶新。
正是這樣的惜時如金,張大方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組織審查批復了電子政務建設方案9項,主持編制了《湖南省“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規劃》、《湖南省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2007》、《湖南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應用規范2006-2010》和長株潭信息同享規劃等一系列的規劃、法規,為湖南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進程做出了貢獻。
心連廣宇 以業為家
張大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是湖南大學建筑學院的副院長,女兒今年剛剛考上復旦大學。說到女兒,他的臉上就會浮現出知足的笑容。張大方的父母在上海,孝順的張大方特別希望能親自照顧遠居上海的父母,但因為工作原因,一直不得近身行孝。2004年,上海有所大學校長親自出面,多次邀請他去當信息學院院長,并給他提供190多平米的房子,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能有這樣的一套房子已是非常豐厚的待遇,但是,最后他還是以事業和工作為重婉言謝絕了:“因為我的事業在湖南。”他把對上海老家和親人的思念,寄托在女兒身上,“把她送到上海讀書,算是了了我的一個心愿吧!”他笑著,他是一個如此平凡的兒子、丈夫和父親,卻因為工作的不平凡,讓這身份變得更加特別。
白天在政府工作,晚上在學校實驗室,周末到各地市九三學社市委調研,這是他擔任主委后的主要工作時間表。妻子很擔心張大方的身體健康,也覺得他很辛苦很累,“晚上總是很遲回家,周末也沒時間休息,幾乎都在外地出差,他總是在家呆不住。而偶然周末在家,又碰到我要出差。” 同在長沙的兩人一個月都很難有多少交流的時間,妻子抱怨的語氣中卻透露著對丈夫的擔心和心疼。
時間再忙,熱愛生活的他也會擠出時間來看新聞,看心儀的球賽,閱讀最新的中短篇小說;熱愛運動的他將1500米的湖大教工紀錄保持了整整13年,他還給自己制定了每周的“三個一”:打一次球,爬一次山,游一次泳;盡管由于忙計劃常被打亂。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了,對家人的愛卻一點也沒少,他會抽時間給女兒打電話,每逢重要的日子,他都會給家人精心準備禮物。
“這是一個新的機遇,更是一個新的挑戰!” 對于新一屆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張大方來說,又面臨著一個新起點。無論是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還是作為九三學社的主委、政協委員,或者是在政府部門任職,他都以一顆赤誠之心,實現自己的理想,鑄造自己的靈魂。
對于昨天,他所做的,僅是把榮譽揣在心中,當成一份沉甸甸、鐵錚錚的責任,準備攜以上路;對于明天,他滿懷信心,展現宏圖,因為每一個責任,他都會全心全意地去履行。“路漫漫其修遠兮”,張大方在他新的人生舞臺上,必將開創出一片更為廣闊燦爛的天地!(文/胡譯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