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碳發展之路
來源: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時間:2011-12-062011年7月22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九三學社中央提出的多項建議被采納,全社上下深受鼓舞。
正在南非德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最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兩個關鍵性問題上,尚未取得實質進展。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外交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走低碳發展之路,既是中國責任擔當的形象展示,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2007年以來,九三學社中央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為參政議政的重中之重并聚焦于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逐漸形成了參政議政的特色品牌。
理清思路聚共識
長期以來,九三學社中央始終將參政議政的重點放在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課題上。2007年初,九三學社中央在研究今后一個時期參政議政選題時,恰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IPCC)發布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近50年氣候變暖主要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可能性,從2001年第三次評估報告的66%提高到90%以上,進一步從科學上確認了人為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九三學社中央結合中國國情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敏銳地意識到,應當把“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為參政議政的長期課題,抓住不放、持續關注,深入進去、聚焦難點。
“大目標”確定后,如何做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不久,九三學社中央再次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課題進行研究。大家感到,這個題目符合“三性”的要求,站得高、抓得準、有優勢,但還是太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提出,確定參政議政選題要聚焦,選好題后要突出難點再聚焦。按照這一思路,九三學社中央決定,在“大目標”下,將目光聚焦到推動低碳發展上,同時確定,圍繞這一課題開展深入調研,首先在宏觀層面上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出對策;然后再聚焦難點、把握著力點、在建筑、交通、工業三大能源消費領域尋求突破點。從宏觀到微觀,從原則到具體,從面到點;目標明、思路清、步履穩;為下一步工作展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入調研謀良策
2008年6月,九三學社社員、遠光軟件公司董事長陳利浩在國內最早提出建設“低碳經濟示范區”的建議并促成廣東成為全國首個“低碳示范省”。鑒于他為推動低碳發展所做的大量工作,連續多年榮膺中國低碳領域最受關注的十大人物。九三學社中央了解到這一情況,鼓勵他站在全國的角度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提出建議,陳利浩隨即撰寫了相關材料。九三學社中央迅速組織力量開展工作,進行基礎資料搜集和研究,走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相關部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氣候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方面的專家座談研討,掌握了大量情況,對材料進行了修改完善。次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九三學社中央提交《發展低碳經濟提升綜合國力》的大會發言和《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建議》提案,提出調整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利用價格杠桿刺激經濟活動轉向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完善能源、產業、金融、財稅及貿易等法律法規,制定清晰穩定的激勵和約束政策,形成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行業、重要產品和服務的碳排放標準,配套出臺相關約束和激勵措施,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采取垃圾按量收費,住房按人均面積、汽車按排量大小累進征稅等措施,引導公眾消費方式轉變等建議,在“兩會”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
全國“兩會”后不久,韓啟德率領調研組奔赴廣東實地調研。調研組在廣州、珠海、東莞、深圳四地召開10場專題座談會,考察了16家企事業單位,了解到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初稿。報告從摸清CO2排放底數,采取恰當政策導向,強化科技支撐等方面提出建議。時年6月召開的九三學社中央十二屆七次常委會進行專題研討,對調研報告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報告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國家政策的制定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為中國政府在當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采取的方針對策提供了參考。11月,九三學社中央和遼寧省人民政府在人民大會堂共同舉辦“低碳經濟與綠色建筑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來自九三學社中央、遼寧省人民政府、相關部委以及科研單位和企業的領導、專家學者共70余人探討我國低碳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提出建議。廣泛聽取意見,凝聚集體智慧,反復修改完善。在2010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九三學社中央在調研報告基礎上,提交《把握機遇 走中國特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提案,被列為大會1號提案,全國政協還據此舉行了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使社會由此掀起了一股“低碳熱”。
去年,九三學社中央將推動低碳發展聚焦于建筑節能。5月下旬,韓啟德率領調研組實地考察了沈陽中德低能耗節能示范園、遼寧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大連綠色建筑產業園等10余個項目,召開兩次專題座談會。調研組了解到,我國建筑總面積已經超過400億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達16至20億平方米,單位面積建筑能耗較高,建筑物建造運營能耗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的40%以上。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不僅對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實現我國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具有關鍵作用。在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調研報告》中,九三學社中央從完善政策法規、建立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健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扶持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隊伍和實施綠色建筑專項行動等方面提出建議。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劉延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相繼在報告上做出重要批示,目前中國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方案已經啟動。
今年,九三學社中央將推動低碳發展聚焦于交通節能減排。3月下旬,韓啟德率領調研組赴廣東和湖南兩省,實地考察13個項目,召開兩次專題座談會。調研組了解到,交通運輸是耗能大戶和CO2排放的重要來源,僅2007年交通運輸能耗占全國終端能耗比重就達14.4%;伴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機動車數量快速增長,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30年交通運輸能耗將達到20.0%;與此同時,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改進運輸方式,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回京后,九三學社中央形成了《關于交通節能減排的調研報告》。報告從將交通節能減排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重要內容,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強化科技支撐與引領作用,實施專項行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情系低碳樹恒心
5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圍繞推動低碳發展參政議政,取得了一些經驗。這就是,要開闊視野,增強戰略思維;要堅持社員主體地位,上下互動;要追蹤調研,不斷積累成果;要社內外聯動,集思廣益。
低碳發展不能僅掛在嘴上、說在會上、寫在紙上,必須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為此,九三學社中央向全社發出號召,希望廣大社員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帶頭選擇低碳生活方式,如選擇綠色出行,少乘電梯多爬樓梯,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住宅簡裝,在辦公、烹飪、照明、取暖、使用家用電器、理性消費、垃圾減量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爭做減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表率。與此同時,九三學社中央組織力量歷時3年編輯出版了《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叢書(共5冊),全面系統、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氣候變化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科學闡示了氣候變化的成因、影響和對策,有助于全社會正確看待氣候變化問題,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規律性認識,引起社會對這一問題的廣泛關注,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來,讓低碳綠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使舉手投足之勞成為公眾自覺。
低碳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之舉,推動低碳發展更不是一時一事之功,必須凝心聚力、持之以恒,虎頭虎尾、矢志不渝,才能逐步顯效,走出一條造福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明年,九三學社中央將把參政議政的觸角延伸到工業節能,以形成推動低碳發展的系列研究成果。(穆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