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光樹事跡】
用愛書寫“九三人”的九三情懷
蒲光樹,男,漢族。1997年4月加入九三學社,現任九三學社雙流區委員會主委。在蒲光樹帶領下,九三學社成都市雙流區委員會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2004年、2005年、2015年先后三次獲社中央“優秀基層組織”殊榮,并獲社中央“2014-2015年度參政議政先進集體”。蒲光樹兩次榮獲社中央“優秀社員”稱號,并獲社中央“2014-2015年度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10年3月,社中央副主席邵鴻到雙流參加活動,為雙流九三題詞“牢記使命,有所作為”,并把雙流九三的工作概括為九三學社“雙流經驗”,要求社省市委認真總結推廣。2013年10月,在九三學社雙流縣基層組織建立20周年之際,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為雙流九三題詞,“積極探索新時期九三學社基層組織工作經驗,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一、積極探索,創造九三學社 “雙流經驗”
2000年11月,蒲光樹任九三學社雙流縣支社主委,那時組織活動經費極其困難,組織活動常常以在社員家里吃“轉轉飯”的形式開展。面對艱難局面,蒲光樹迎難而上,積極應對。他以組織生活為突破口,提出組織生活“四有”“四結合”的工作思路,把組織活動同國家重大政治活動、黨政中心工作、自身建設、社中央省市重點工作相結合,做到了有制度、有計劃、有主題、有報道,組織活動開展到了田間地頭、機關單位、工廠車間,改變了基層組織面臨的困難局面。他組織制定《組織生活制度》等工作制度,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社務工作規程》,社務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為社成都市委制定《屬地基層組織建設指導意見》提供了文本支撐。雙流九三的組織活動成為團結社員、凝聚社員情感、展示九三形象的載體和窗口。2005年社中央在廣州召開九三學社組織部長暨部分基層組織負責人座談會,蒲光樹作了《努力搞好基層組織建設,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的交流發言。
蒲光樹總是善于用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黨政領導及社會各界認可,幫助九三克服困難。工作中做到“一勤三主動三爭取”,勤往統戰部走,經常到統戰部走走坐坐;主動匯報工作,主動邀請參加活動,主動完成統戰部布置的工作;爭取縣委書記的認可,爭取縣長的經費支持,爭取統戰部的指導,雙流九三因此贏得了巨大的發展資源,確保了自己的順利發展。并且先后爭取200多萬元資金,承辦了社中央第十二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社中央新型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論壇,兩次承辦社市委基層組織建設(雙流)現場會等大型會議。
建立了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骨干的參政議政隊伍。他抓“議政日”活動,讓全體社員有地方 “說話”,有正常渠道發表意見。他強化“五個結合”,突出“四大重點”,引導社員把議政建言同黨政中心工作、本職工作、日常生活、社會服務、組織活動相結合,突出專題調研、“兩會”建議提案、議政日活動、黨政征求意見座談會四大重點。形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政府買單回復婚前體檢》等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調研報告和提案,為黨政決策提供了科學參考。2009年10月,社中央在桂林召開基層組織工作研討會,蒲光樹作了《突出 “五個結合”建言獻策成效顯著》的交流發言。
他建立了社會服務工作組和科技幫扶基地,在籍田鎮、永興鎮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績。2008年5月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副主席王志珍等領導視察了雙流九三的社會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他積極貫徹社中央人才強社戰略,制定了“發現人才——主動聯系——提出申請——考察審議——入社談話——上報審批”組織發展程序,社員人數由2000年的19人,增加到現在的111人,以黃永梅、廖成、張東岳等10多位博士碩士為代表的優秀人才加入了九三學社,社員中有7人先后擔任人大、政協領導或政府部門副局長,130人次擔任成都市、雙流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推動社員愛崗敬業、崗位成才,設立了科技成果獎、參政議政獎等獎項,每年頒發獎金2萬余元。
二、進取創新,鑄造九三社員的精神家園
韓主席說:我們是業余辦黨,但不能辦成業余水平,要讓每一位九三社員都成為一面旗幟。
怎樣讓雙流九三的每一位社員都成為一面旗幟?在總結過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10年蒲光樹提出了建設九三學社精神家園的目標構想,并積極探索與實踐。全面實施組織生活質量提升工程,強化社員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兩次組織社員到重慶瞻仰九三學社成立舊址紀念碑,參觀民主黨派陳列館;組織社員到綿陽“兩彈城”參觀;舉辦王選事跡報告會,為王選基金捐款;舉辦“以九三為榮,為九三爭光”演講會等活動,在活動中進行九三學社宗旨教育和傳統教育。
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雙流九三逐步形成了 “一載體一主線四重點三平臺”的精神家園建設模式。
2013年5月精神家園建設理論研討會在雙流召開,社中央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彭官章、社省委主委黃潤秋等領導參加研討會。與會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雙流九三關于精神家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有效地提高了基層組織生活質量和社員凝聚力,是九三學社基層組織滿足社員精神需求的一個創舉。
三、差額直選,造就敢于擔當的領導班子
2013年11月,九三學社雙流縣委員會領導班子任期屆滿,適逢《九三學社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的若干意見》頒布。“在具備條件的基層組織試行換屆差額選舉”,社中央這一規定為組織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蒲光樹深入分析了社縣委的政治組織基礎、領導班子政治把握能力、社員現狀、人才結構,決定社縣委領導班子換屆實行差額選舉,并確定了按“自愿報名(填寫履職承諾書)——民主推薦——組織協商——差額直選”四步驟差額直選模式進行。選舉大會通過三輪投票,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縣委領導班子。
邵鴻常務副主席對雙流縣委員會差額選舉給予了高度評價,作了重要批示。社中央網站和《組工通訊》對雙流縣委員會領導班子換屆差額直選進行了報道。
四、凝聚心智,強化政黨組織文化建設
蒲光樹創新開展一系列政黨組織文化建設。歸納出“忠于組織、團結友愛、進取創新、敬業奉獻”的“雙流九三精神”;創作了《雙流九三之歌》;創刊了《雙流九三》報;成立雙流九三合唱團,開展了陶笛等樂器學習活動;為社員購買經典名著,舉辦讀書分享活動,推動學習型九三組織建設;認真 研究雙流九三的歷史,編輯出版了《九三學社雙流縣志》。一系列政黨組織文化建設的創新做法,有效的把社員個體的精需求匯聚成群體的、組織的精神家園建設。
蒲光樹把對九三學社的愛貫穿在社務工作的全過程,營造了團結友愛的情感氛圍,雙流九三已經成為一個溫暖的集體。
五、履職盡責,彰顯九三社員的責任與擔當
“生年不滿百,常情千歲憂”。他具有九三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情懷。認真履行市政協委員、常委職責,在視察、調研的基礎上,先后撰寫了《關于農業稅實行零稅率的調查與思考》、《關于農地征占問題的調查與對策探討》等調研文章。在2004-2009年市政協會議期間,代表社市委在成都市委書記、市長專題座談會上就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戰略等作了專題發言?!蛾P于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的調查與建議》、《關于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被社市委采用為政協成都市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第四次大會發言材料,在政協成都市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代表九三學社成都市委作了大會發言。調研報告《關于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的調查與建議》受到廣泛關注,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仆作了重要批示,開啟了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的序幕。他持之以恒的關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連續多年向市政協提交了《優化財政補貼政策,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關于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全覆蓋的建議》、《關于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利用實施辦法的建議》等提案,持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無論做教師還是身居人大、政協領導崗位,蒲光樹總是干一行愛一行,把工作當學問來研究,先后在《語文教學與研究》、《人大研究》等報刊發表30多萬字的論文等各類文章。
蒲光樹的微信名叫“九三人”,他用愛書寫了 “九三人”的九三情懷,他不愧為九三學社的優秀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