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場館建設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文化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為進一步加強福州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福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組織了包括九三學社福州市委等單位在內的課題組,前期赴福清、閩侯、羅源等地開展了實地調研,并形成了調研報告。
10月29日,福州市政協召開“規范和創新福州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會議在市政協機關設主會場,在閩侯縣政協、羅源縣政協設分會場。福州市政府副市長孫曉嵐、福州市政協副主席林澄,福州市文旅局、課題組成員單位負責人、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參加了會議并發言。
福州市人大常委、九三學社福州市委專職副主委羅楓在會上建議,打造文旅一體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務宣傳平臺,在互聯互通和深度融合中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非遺展示館等與周邊旅游目的地、服務設施相互合作,促進功能融合。發揮后世遺效應,推動公共文化機構與旅游公共服務機構融合,推行有條件的文化館、圖書館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梁厝等景區建設分館。鼓勵文化場館與教育、旅游跨界融合,借助夜色經濟、網紅直播、游學等多種方式,推動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提升居民的文化、旅游消費體驗。
林澄在會上表示,這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主題鮮明、內容集中,討論熱烈、建議中肯,取得了預期效果。希望市政協委員、智庫成員、市政協各級組織能充分運用這次協商會的成果,及時總結經驗,切實發揮好政協優勢,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關注福州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工作,通過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協助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做好完善、提升等文章,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政協應有的貢獻。
孫曉嵐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福州市文化事業發展的政協委員表示了感謝。她強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文旅部門一家的事,也不是某一兩個地方的事。福州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它納入本地本部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中,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確保人、財、物得到保障,工作任務有效落實。文化、文物、規劃、人社、財政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形成合力,結合各自職責,積極主動作為,共同推進福州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確保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社福州市委 吳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