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九三學社淮陰工學院支社嚴文利、黃慶成兩位副主委參加了由淮陰工學院統戰部開展的“追根溯源銘初心·攜手同心育人才”主題實踐活動,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民主黨派人士費孝通、柳亞子紀念館等處參觀學習。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誕生,在泰州市白馬鎮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通過聲、光、電科技手段再現了“渡江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等多個歷史場景,“近代滄桑、白馬建軍、威震海疆、發展壯大、魚水情深”五大主題的分層展現帶大家系統回顧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
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館內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資料、戰斗仿真場景的展示、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介紹、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生動再現了當年新四軍與蘇北人民浴血奮戰的震撼場面,大家瞻仰紅色遺跡、緬懷先烈遺志、追憶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教育,感受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業績和崇高形象,學習新四軍與八路軍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奉獻精神。
作為民主黨派成員,大家還參觀走訪了柳亞子、費孝通兩位先賢的故居和紀念館。
柳亞子被稱為忠貞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者、杰出的革命詩人,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始人之一。他始終不渝地奉行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并與中國共產黨開展長期合作,是中國共產黨忠實的朋友。在柳亞子故居,大家深刻感受了一位詩人民主人士的民主、愛國情懷,表示要學習柳亞子前輩熱忱的愛國精神和文化氣節。
費孝通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是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畢生致力于研究如何幫助農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之路,曾26次造訪江村,寫成的《江村經濟》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發展工作中的一個里程碑,是國際社會學和人類學界的傳世經典之作。通過參觀費孝通紀念館,大家對費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表示要學習費老志在富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崇高思想境界。
參觀學習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表達心聲,要繼承民主黨派先輩們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優良傳統,不忘合作初心,堅定不移地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共識,同心同向,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嚴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