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新冠疫情突襲申城,九三學社松江區委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和上海市委會議精神,全力配合區委區府防疫工作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疫情防控這件頭等大事上,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民主、科學”精神的時代內涵,生動展現了“九三人”的使命擔當。
聞令而動,奮戰抗疫一線
上海疫情肆虐,社內的醫務工作者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第一時間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有的是抗疫“老兵”,再次披上了戰甲;有的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累但是很充實;有的堅守在本職崗位上,盡全力守護病人。
松江區中心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盛春風作為一名抗疫老兵,2020年就曾馳援武漢,這次上海疫情爆發后她多次響應號召,加入到應急核酸采樣隊伍當中,每一次的電話就是命令,不分時段、不管晝夜,到新橋、九亭、岳陽街道的抗疫一線為社區居民進行核酸采樣。自3月27日開始,她又被委以重任在中建幸孚公寓隔離點擔任組長,接收密接者、評估突發疾病并轉運患者、送解除隔離人員,以及每天填報日志、查房、送藥,確保隔離點的安全運轉。泗涇醫院的錢軍、方塔醫院的徐慧婷和馬珍等三位醫生也都作為抗疫骨干先后進駐隔離酒店,雖然常常工作到凌晨五六點,但他們說使命永遠在路上,作為“九三人”,哪里需要我,我就哪里去。
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副科長吳佳瑾,雖然兩個孩子都還很小,但她舍小家、為大家,自3月1日起就全天24小時駐守單位,奮戰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崗位上。根據“應檢盡檢”和“愿檢盡檢”要求,吳佳瑾不懼危險、夜以繼日,累計完成7萬余新冠樣本核酸檢測工作,日最大檢測3000余份。樣品來源繁多,包括入境人員、本地篩查、可疑復核、食品環境樣等,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
區中心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曹暉自本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服從中心醫院整體防疫工作安排,在科室醫生極度緊缺的情況下始終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為疫情防控期間前來就診的急診病人和腫瘤病人進行手術和治療。骨科副主任醫師顧文駿,在完成3000例日常核酸檢測任務的同時,還接受了6例由封控小區送至的骨折患者,順利完成內固定手術。正是他們的堅守有效緩解了患者的就醫需求,保障了防控期間的百姓就醫。
立足崗位,做好抗疫保障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既要在前線沖鋒陷陣,也要在后臺做好保障服務。社員們充分發揮自身專長,健康監測酒店、社區采樣點、防疫用房建設工地,他們在不同的戰線上用專業的保障服務為阻擊疫情貢獻智慧和力量。
區應急局綜合協調科副科長朱布翰立足崗位做好抗疫組織保障工作。春節前,松江區改建了小昆山維也納等3家酒店作為健康監測酒店。在得知缺少駐點干部后,朱布翰第一時間報名參加,1月28日起就入駐隔離酒店。在58天里用真誠的問候、溫馨的電話和耐心的講解,為全部504名客人提供了暖心的“7天”;用嚴格的管理、充實的保障和細致的工作,為全部30名工作人員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區交投集團副總經理郭虹臨危受命、知難而進。4月4日中午在接到建設松江抗疫用房任務后,作為總指揮長帶領隔離點建設小隊日以繼夜進行現場辦公。這是一場與時間、疫情賽跑的戰役。在郭虹的帶領下,建設小隊各司其職,在參建施工人員超1200人的工況條件下,切實做好施工區域防疫管理,保障參建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斷疫情傳播鏈條,確保建設工地做好封閉式安全管理。截至4月10日14時,歷經約140多小時的鏖戰,經過所有參建人員不眠不休的共同努力,申港路隔離點工程順利完成并交付使用。
區衛健委監督所四級主任科員虞洋洋,自3月疫情暴發,就投入到衛生監督抗疫一線,對轄區內的各級醫療機構、民辦醫療機構、中醫備案診所、口腔??崎T診部等進行預檢分診入口的督察,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跟進整改和落實相關工作。4月1日開始她入駐監督所辦公14天,對承擔大篩期間核酸檢測的4家實驗室進行全天的巡視督察、指導和駐點跟進核酸檢測的進度,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與檢測機構、委指導中心溝通、反饋和調節,從樣本采集、送檢、接收、檢測到上報核酸結果,確保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上海電信松江岳陽支局長陸浩雷,自4月1日起,保障岳陽街道26個居委會52個小區核酸檢測工作,配備安裝200臺全新檢測設備替換PDA,召開專門的使用培訓講座,組織8名志愿者服務各社區檢測點位,保障檢疫工作順利開展,用數字智慧應用為醫護人員提供助力。為了應對突發故障,及時解決技術問題,無論白天與黑夜,他的電話微信始終保持在線,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付出,一個個采樣點的巡查守護,確保了全市核酸檢測的順利完成。
化身大白,筑牢疫情防線
疫情當前,刻不容緩。社員們化身大白,披星戴月,風雨無阻,用平凡的身軀,筑牢疫情防線。
采樣一線,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醫生于帆,3月11日起就投身抗疫一線為社區居民進行核酸采樣,先后赴車墩、洞涇、新橋、經濟開發區、葉榭、東華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地,進行核酸采樣工作,每日平均工作時長達十幾個小時,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厚厚的口罩,不分晝夜,隨時待命,常常累得連飯都吃不下。中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闕榮萍雖然出發之前就已出現右手拇指腱鞘炎、中指外傷的情況,但她仍然服從防疫工作安排,始終堅持在核酸采樣的一線。張練平、鄧巍、柴松、盛春風、錢軍、馬珍、徐慧婷、蘇芳,這一串名字背后,是醫護界大白社員們忙碌的分分秒秒,他們一刻不停的采樣筑牢了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在社區一線還有機關大白們的身影。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聘笨崎L朱程博,3月2日作為首批機關志愿者,到九里亭街道杜巷小區參加核酸檢測志愿服務;3月中旬到中山街道茸平苑、茸北苑參加核酸檢測志愿服務;4月1日至10日,又來到九亭鎮參加街面巡查和道口值守志愿服務。區建管委設施監督管理科科長李娟作為區委組織部第一批選派下沉基層村居的區級機關科級干部,3月26日起全力協助九里亭街道淶寅大型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從科學組織每一場全員核酸檢測、統計社區居民核酸檢測底數、流調、轉運、為居民開具隔離證明、請假單等,到為困難群體解決就醫、買藥、充煤氣、買菜等問題,她與社區工作者一起,輪流值夜班,處理突發事件,化解群眾矛盾。廣富林街道社區發展辦科員陳婧自3月8日起多次派駐街道公共服務抗原檢測點,指導居民。區科創中心綜合協調部部長儲知秋、社區委秘書長劉嚴作為機關志愿者多次參加新橋、岳陽街道的核酸檢測任務。區交通建設管理中心副主任栗慧龍先后赴洞涇、新橋、九里亭開展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目前,他常駐九亭紫金居委會,竭盡所能解決社區大小事務。新橋鎮經濟發展辦科員王華,自3月31日開始全天24小時駐守單位,協調醫療物資、生活物資保障工作。目前已為全鎮采購50批次醫療保障物資,為全鎮20.5萬人口發放累計18萬份食品大禮包。大白們的日夜堅守確保了疫情防控和社區服務工作有序進行。
在隔離一線也有志愿者大白的身影。社員們響應社區委號召積極加入到社區志愿者隊伍,投身抗疫一線。社區委副主委胡云主動自愿報名,從4月1日至今擔任車墩鎮永福村志愿者,認真做好村口值崗、村民物資發放、村疫情區巡邏巡查等各項工作??盗诜饪仄陂g作為志愿者參與車墩鎮同樂社區的物資消毒和配送到戶,并給堅守并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牛奶等急需的生活物資等。吳朝暉在永豐街道興日家園作為志愿者積極組織物資團購發放,做好社區居民的管家。原社區委副主委賀宏,社區委委員葉笛,退休社員馬學英、陳惠娟,新社員陳珺自疫情防控開始,就主動報名參與到社區一線防疫防控工作中,做好采集掃碼、垃圾清運、物資搬運、快遞派送等志愿者服務,展現出了高度的耐心和社會責任感。
建言獻策,助力科學抗疫
社區委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發動全區社員緊緊圍繞科學精準高效開展疫情防控積極獻計獻策,為全力支持黨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凝智聚力。許多一線醫生在超負荷工作的間隙不忘為疫情防控工作秉筆直書、坦誠建言。不管是深夜還是周末,大家在社情民意微信群討論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可以改進的地方,在不斷的交流討論中,總結提煉出一條條社情民意。
三月份以來,社區委向社市委和區政協上報社情民意78條,其中胡潔群撰寫并提交的《關于完善隔離點醫護人員后勤保障工作的建議》被市政協綜合采用并獲領導批示,虞洋洋的《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優化核酸應急采樣隊伍、做好保障工作的建議》、張玲芳的《關于增加街鎮物資保障24小時熱點電話數量的建議》、馬珍的《關于新冠病毒密接者及陽性病人轉運的注意事項及信息化必要性建議》被市政協采用。
作為負責社區委社情民意工作的社區委委員,錢軍每天都在工作群里鼓勵社員們撰寫社情民意,他也在繁忙的抗疫工作之余撰寫提交了多篇社情民意,其中《關于核酸采樣二維碼設置為個人唯一終身二維碼的建議》被市政協采用,《關于上海各區新冠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統籌PDA機器的建議》也被市政協綜合采用。
另外,社區委還組織社員先后三批次捐贈價值15萬的防護服、口罩、面罩、手套、反穿衣等物資,其中10萬元用于松江區抗疫一線,5萬元用于支援浦東抗疫一線。
當前,松江區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依然嚴峻,社區委牢記多黨合作的職責使命,堅定必勝信心、彰顯政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努力匯聚同心抗疫強大正能量,同心守“滬”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