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十八期同心沙龍暨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第三期學術沙龍在線上舉辦。本次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和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聯合舉辦,特邀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主委、上海交通大學機電控制研究所所長劉成良應邀作關于穿戴式心臟健康智能診斷及實時預警播報系統的主題講座。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張衛剛、副部長張杰,社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歡,委員會副主委馮傳良、李元超及秘書長張鵬出席活動。社員、入社積極分子、其它民主黨派成員及青年教師、學生300余人聆聽了講座。活動由委員會委員張會波主持。
講座中,劉成良分別從研究的初衷、心狗(Heart Watchdog)心電儀的功能、心狗動態心電系統(HW-Holter)的技術突破、心電信號的精準獲取與精確診斷、心臟疾病機器學習模型與模型融合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統計顯示,我國每年猝死人數高達54.4萬,平均年齡只有43.8歲。由于猝死的心電信號難以捕捉,對看上去健康的潛在猝死人群就難以預防,但猝死信息隱藏在每天10萬余次的心跳之內。劉成良團隊結合海恩法則、《皇帝內經》中“上醫治未病”理論,指出“治未病應先知未病”,并在醫院通用的心電監測設備基礎上,提出心電信號原位特征參數提取,云端數據庫、模型庫和知識庫支撐的心率失常診斷預測預警方法,從而在國際上率先解決了猝死不能預警預防的難題。心狗機器學習與診斷模型通過15萬余臨床病例的驗證,為心狗動態心電系統的精準診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心狗心電儀還通過了CFDA認證,為健康人士提供了預防工具,也為心臟病人提供了實時跟蹤監控手段,一旦出現心律失常可以及時發現,還可以請求遠程醫生進行救護治療。
劉成良一邊講解,一邊登錄“心狗健康管理系統”進行現場演示,以自己的監控心電圖現身說法,分別展示了在健康與心臟不適的情況下,系統給出的心電散點圖與診斷結果。他還提醒大家,尤其是青年教師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青年人猝死多數因為熬夜加班導致勞累過度,在身體疲勞不適時,如果稍作休息,讓心臟負荷得以緩解和自我修復,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互動交流環節熱烈而精彩,聽眾提問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如心狗心電儀是否可以一家人共用,運動中能否用心狗心電儀進行監測,如何避免電信號對于心電圖的干擾等等。劉成良一一做了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