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九三學社襄陽市委員會聯合襄陽市襄城區工商聯,率九三學社農技專家服務團3名骨干成員,到襄城區尹集鄉聶營村開展“‘稻蝦共作’圓夢豐收 農技下鄉助力振興”主題活動。九三學社襄陽市委員會副主委高長敏,九三學社襄陽市委委員、襄城區工商聯主席謝穎,襄城區統戰部楊芳參加活動。
為了開展好此次活動,聶營村“兩委”班子前期對全村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和村民的實際需求進行了摸排,九三學社襄陽市委員會組織部分專家事前到聶營村實地考察,根據村情村況定制專屬培訓“菜單”,精心策劃活動內容,確保活動開展有實效。
“我今年3月從潛江、龍王買回了一批蝦苗,開始試著在稻田中投放養殖,5月份蝦就養成投入了市場,僅僅2個月的時間我就賺了2萬多塊錢!”走訪調研中,村民程保家興奮地握著專家的手說道:“我們襄陽小龍蝦市場供不應求,不愁市場!明年我還想擴大養殖規模,你們來的可太及時了!有了你們的專業指導,我養殖小龍蝦的產量和品質就更有保障啦!”
養蝦能掙錢,程保家的“致富經”一傳十,十傳百。在程保家的宣傳引導下,聶營村村民紛紛對“稻蝦共作”產生了濃厚興趣。活動當天,在聶營村村委會會議室,近20名農戶代表現場聆聽專家授課。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主任、襄陽市“農業科技小院”服務中心主任、襄城區科技特派員、政協委員劉襄河博士結合稻蝦養殖講授《稻蝦綜合養殖技術》。小龍蝦如何分辨公母?公母配比對產量有什么影響?什么樣的小龍蝦口感更好、價格更高?蝦稻如何形成品牌效應、促進農民更好增收?……劉博士圍繞稻蝦養殖中容易出現的小問題,詳細介紹了稻蝦養殖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誤區,為農戶發展稻蝦養殖制定了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
市農業農村局畜牧專員、市政協委員王朝暉結合多年的經濟作物管理、經濟作物發展政策規劃制定實施經驗,對襄陽市“稻蝦共作”產業及政策進行解析,為聶營村今后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稻蝦的精深加工在我市還是空白,稻蝦米產品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加工產量小”。王朝暉指出:“目前來說我市區域公共品牌還沒有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稻蝦產業整體上品牌少、影響弱,聶營村可以搶抓這一機遇,弄懂政策、弄懂技術、弄清產業化優勢,充分研究市場,培育一批稻蝦產業家庭農場、專業企業。”
“我們是要生了病才吃藥治療,還是沒生病的時候就得日日吃藥預防生病?我們是一咳嗽就吃藥,還是要等到高燒40度不退了再去醫院打針吃藥?”襄陽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石磊的一句幽默問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針對農戶們盲目迷信農資產品經銷商推廣宣傳、過分依賴農藥化肥的情況,石磊站長以生活中的小常識深入淺出地對農戶進行引導講解,向農戶們講授稻田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村民們紛紛表示,“石磊站長的講授幽默風趣,我們聽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現在正是稻子容易發生病蟲害的季節,可是幫了我們大忙!”授課現場氛圍熱烈,村民們興致昂揚。
夏日炎炎,蓮葉田田。專業指導培訓結束后,專家團成員來到田間地頭,察看水稻生長情況,現場撈捕解剖小龍蝦,分析當前養殖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技術指導意見,真正把科技知識送到村民手中。
此次“送農技下基層”活動策劃良久,一方面是為了響應中共湖北省委、中共襄陽市委“黨員干部下基層,全面精準察民情、千方百計解民憂、用情用力暖民心”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實現九三學社“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與社會服務實踐深入融合,切實推進社會服務工作深入基層、扎根基層、利在基層,以科技力量發展農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農民有需求,我們就要有回應,這是我們九三學社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職責使命和政治擔當。”襄陽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襄陽市委會副主委高長敏表示,希望借著此次活動為聶營村今后的特色農業發展引好路子、出好點子、開好方子、搭好臺子,培養一批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活動最后,專家團成員與農戶互留聯系方式,并表示如果農戶有需要可以隨時提供技術指導。村中兩位稻蝦養殖大戶表示,技術專家的免費指導增強了他們實施“稻蝦共作”的信心,下一步將會密切關注稻蝦長勢,用心經營,爭取把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