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自3月24日起,沈陽全域實施靜態管理。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更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國之所托,使命必達。為保障“科技會戰”按時推進,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很多科學家持續奮斗在科研崗位上。九三學社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支社委員姜楠副研究員作為沈陽示范區“稻作農田土壤地力保持與提質增效模式”青年突擊隊隊長,始終保持“在線”狀態,與科研、生產等多方人員共同努力,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迅速有序地開展春耕備耕工作。
2022年4月,姜楠副研究員與項目組十余人在氣候惡劣的條件下,完成萬畝示范區耕層及1米剖面土壤樣本的采集工作。并會同相關領域專家通過多光譜無人機航拍獲取萬畝示范區土壤信息,推動農業數字化發展。同期,項目組對示范區建設與春耕備戰進行了全面考察,與示范企業商談落實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工作站建設、長期監測樣地與設施布設等相關細節。隨后,即刻組織召開“稻作農田土壤地力保持與提質增效模式——2022年度春耕實施方案落實研討會”,模式負責人、各子模式負責人及技術骨干進行集中討論,調整2022年度工作任務,詳細部署本年度工作安排與實施方案。前后與示范企業相關人員多次查看水稻育秧進展與秧苗生長情況,并結合試驗檢測數據落實示范模式的科學施肥方案。示范區建設與春耕備戰工作環環相扣,我們分秒必爭,為本年度春耕備耕工作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