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的飲食文化講究的就是“熱鬧”,大家圍坐一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甚至還互相夾菜,熱情好客,氣氛融洽,但是新冠疫情提醒我們:餐桌上的交叉感染,風險極大!是時候改變飲食習慣了。
1月5日,市民“健康禮包”發放項目啟動,根據計劃向全市800多萬戶常住居民家庭發放,禮包中除了《上海市民健康行為知識讀本》,還有一款“長相”與眾不同的“公叉勺”,兼具勺子和叉子的功能,它將為推廣用餐新“食”尚中發揮“區別對待”的作用,是分餐的好助手。
這份有溫度的禮包與去年九三學社市委提交的一份社情民意有關。
“如果在家中使用一般的筷子、勺子作為公筷公勺,難免在使用中與個人餐具搞混。”九三學社市委注意到了市民在使用公勺、公筷的困惑,提出避免混淆最好的辦法,就是公筷公勺在尺寸、樣式等方面和個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有明顯的區分,市民用餐時不易作為個人餐具使用。
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在調研中,九三學社市委也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如果一桌上的人有人生病,即便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還是會被傳染”“家里用餐還要準備公筷公勺,感覺怪怪的”……
如何讓公筷、公勺的使用更加深入人心?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認為倡導宣傳很重要,宣傳的方法也要更接地氣,之前發放控油瓶、控鹽勺的做法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建議市政府向每戶家庭免費贈送一套符合地方標準要求、與一般餐具有明顯區別的公筷公勺禮包,并同時宣傳分餐制對預防腸道傳染病、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風險等重要作用。
此外,九三學社市委還呼吁廣大市民在家中也要對餐具進行消毒,消毒柜或者傳統的蒸、煮均可,在此基礎上再使用公筷公勺,進一步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守護大家“舌尖上的健康”。(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宣傳部 黃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