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召開的政協江西省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大會上,江西省政協副秘書長、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肖禮慶代表九三學社省委會作題為《做好新型安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必答題》的大會口頭發言。
發言全文如下: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江西作為防控風險高、難度大的重要戰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人民團結一心,各行各業攜手拼搏,向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交出了漂亮答卷,成為全國最早控制疫情、最早復工復產的省份之一,也是目前少數幾個無新增確診病例的省份之一。在面對成績的同時,也應反思工作的不足。我們調研發現,近年來雖然我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我們揚長補短,增強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努力構建平時“預防為主、分工明確、高效協同、監測服務”,戰時“統一指揮、反應迅速、防治并重、規范救治”的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新型安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為此,我們建議:
1.健全傳染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監測體系。建設傳染病病原綜合檢測平臺,提升“一錘定音”的檢測能力,強化醫療機構癥候群監測,整合多部門相關監測信息和媒體信息,優化傳染病綜合監測。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加強傳染病專科門診、發熱門診和公共衛生科規范化建設。重點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大數據平臺、公共衛生生物樣品庫、發熱門診建設工作。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研判預警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垂直與條塊管理相結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通過風險研判提出預警建議,按有關規定發布風險提示。各地網點醫院和疾控機構收集上傳監測信息并進行分析,通過大數據平臺與上級共享信息,及時與本級和上級專家委員會會商評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出風險研判,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分級預警機制,根據研判后的事件風險分級發布預警,形成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協同核查、評估報告的科學高效閉環,實現重大疫情早發現、早處置。
3.加快構建重大疫情省市縣聯動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以“平戰結合、防治融合、分層分類、高效協作”為原則,構建省、市、縣傳染病救治網絡。每個設區市、縣選擇1—2家綜合救治能力較強的醫院,作為重大疫情救治網絡醫院。新建應急突發事件聯動指揮平臺,加強公共衛生機構、醫療機構應急協同聯動,提升無縫銜接的衛生應急救援能力。
4.加大對省級重點基地中心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和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設,增強突發大規模疫情應急處置和傳染病患者綜合救治能力。加強醫院急診ICU 綜合搶救能力建設,推廣急診ICU一體化綜合救治模式。
5.強化重大疫情醫防協同科研攻關。建立重大疫情下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啟動、應急藥物與防疫物資篩選評價機制。開展診斷技術、治療藥物及疫苗研發的科研攻關和轉化應用,推動公共衛生實驗室、生物樣本庫、P3實驗室、分子診斷與生物醫學中心等創新與轉化重大平臺建設,提高重大疫情風險協同防范能力。
6.建立健全動態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健全物資生產、政府采購、收儲輪換、調劑調用、物流配送機制。完善物資保障應急預案制度、政府應急征用補償制度,建立末端使用和儲備量動態調整機制。利用醫療機構動態使用、動態儲備的優勢,儲備一定標準的救治物資,疾控部門儲備一定標準的防控物資,地方財政一次性給予一定比例儲備金。
來 源:九三學社江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