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柳大綱


柳大綱(1904年2月8日—1991年9月14日),出生于江蘇儀征。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

柳大綱于190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蘇省儀征縣一書香門第。其父親是前清秀才,在鄉村當小學教員,家教嚴格,其母早故。柳大綱聰穎好學,1920年畢業于揚州省立第八中學,考入南京高等師范數理化學部。1924年南京高等師范改為東南大學,設立本科。柳大綱于1925年畢業于該校化學系,獲得學士學位,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27年任上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教員。1928年任中國科學社《科學》雜志編輯部編譯員。1929年受聘于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46年中央研究院選送他赴美留學。1948年獲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1949年回國。

20世紀30年代初期,柳大綱曾對我國著名的古代和現代陶瓷,以及玻璃原料做過較系統的化學研究,為弘揚中華文明以及開展陶瓷研究與優質化學玻璃制造,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

30年代中期,柳大綱與其摯友物理化學家吳學周合作,研究了一系列直線型分子:HCN,ClCN,BrCN,ICN,雙氰,乙炔,以及復雜分子異氰酸和異氰酸酯的紫外光譜。標定出相應的鍵振動頻率,并推算出鍵力常數。在求得XCN,HNCO,RNCO等分子受光激發的分解能和斷鍵位置后,判斷出這些分子的基本結構。他們通過改進實驗技術,所攝取的雙氰分子紫外吸收光譜展現得十分詳盡。在3020—2000間獲得900余條譜帶。從3020—2500間兩個主要譜帶級和兩個頻差率,判定雙氰分子處于兩種分子結構的共振狀態。在其受激后,其中一種結構轉占優勢,導致雙氰分子的C≡N鍵變弱,C—C鍵增強。這些有重要意義的成果,是在技術設備差的條件下取得的,當時國內此類研究還處于萌芽階段。他與周同慶、吳學周共同研究了CuH水下發射光譜。此外,柳大綱還研究了復雜分子環氧乙烷、六氟化硫的真空紫外吸收光譜的研究工作。所攝取的環氧乙烷在可見至600的高分辨光譜中,1713以上無連續吸收。他們還發現兩組里德伯譜系(RydbergSeries)分別開始于1435和1382,并都收斂于電離勢約1081電子伏。此外,他們又發現兩組開始于17134和15724的非里德伯譜系。在分析所得光譜諸特征參數后,得出了如下結論:里德伯躍遷是由一個鍵合分子軌道受激所致,這個軌道與導致乙烯以及相關化合物的里德伯譜系的分子軌道十分相似。在六氟化硫的研究中,他們定性地分析了此化合物的解離,并建立了它的電離勢值。柳大綱是這一科學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1950年,柳大綱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物理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1952年該所遷址吉林省長春市,柳大綱被任命為副所長。在這期間,柳大綱領導一個研究組,開展了試制以硫化鋅、鎘為基底的X射線熒光材料的研究。并對當時蘇聯也剛起步的新型發光材料——鹵磷酸鈣日光燈熒光料進行了研究。他們系統地考察了熒光料發光性質對其組成和制備條件的依賴關系,揭示出熒光光譜分布與摻雜銻、錳相關的規律,從而實現了按熒光色澤和色較溫度要求,定向合成所需的熒光料,并在南京燈泡廠試制成功熒光燈管。1953年底,他們將全套技術資源(包括制備、原料提純、光學性能測試和化學分析控制)移交南京燈泡廠,為發展我國日光燈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后,他們接受國家下達的土壤矽化加固研究任務,任命柳大綱負責組織建工部、水利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以及生產部門進行了大協作。該技術在唐山林西煤礦風井流沙層加固和佳木斯糖廠廠房地基加固工程上得到了應用,并為有關部門培養了技術力量。

1954年,柳大綱調任中國科學院院部學術秘書處任學術秘書。1956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柳大綱又調到化學所任研究員,并先后擔任副所長、代所長、所長、名譽所長。在化學研究所,除處理一些所的領導工作之外,他仍堅持在科研第一線,指導研究了核燃料前處理和后處理中的一些化學問題。他深入考察了軸—氟體系中的化學反應過程、中間物形成條件,以及有關的動力學、熱化學與結構鑒定,為生產過程中消除燒結現象提供了科學依據。他又指導了流化床氟化物揮發法處理濃縮鈾鋁合金元件的研究,使鈾的回收率達995%,這與當時美國阿貢實驗室發表的結果相同。1960年前后,他還領導了稀土化合物制備及性質的研究,為促進我國稀土資源的利用做出了貢獻。以上三項研究工作:“四氟化鈾氟化動力學”、“流化床氟化物揮發法處理鈾鋁合金元件”、“稀土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的研究”,均獲得1978年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

自1956年至1991年病逝,柳大綱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作長達35年之久。化學所的建立、發展壯大,化學所在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化學等領域得到全面的發展,成為中國科學院最重要的化學研究機構之一,成為我國綜合性化學研究基地,柳大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化學所的部分研究室、組為基礎,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等多學科的化學研究機構。

柳大綱對我國鹽湖的研究極為重視,在化學研究所工作的同時,他于1957—1963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鹽湖調查隊隊長,對我國鹽湖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此后,自1965年起,長期兼任了新建的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

早在20世紀40年代,柳大綱就曾從事過制鹽化學研究,他深知我國缺乏可溶性鉀礦資源,但國內很少有人對西藏及西北地區的大量鹽湖進行研究。為探尋鉀鹽資源,他于50年代初就搜集我國鹽湖與地下鹵水資料,并與有關機構和人員建立了聯系,安排了實驗室工作。1953—1956年,他先后派人對運城鹽池、青海茶卡以及柯柯鹽湖作了探索性考察。在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期,他組織和領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以及地質、化工、高校、輕工鹽業等部門的科技人員組建的中國科學院中國鹽湖科學調查隊,開展了對青海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的調查。他曾先后六次進入柴達木盆地,指導一批青年化學家開展鹽湖化學的研究,并制訂出各時期鹽湖研究的全局規劃,創建了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1)柴達木盆地鹽湖物理化學調查

1957年柳大綱率鹽湖科學調查隊進入柴達木盆地,開展了我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鹽湖資源科學調查。在這次考察中,發現了察爾汗湖的天然光鹵石,從而判定該湖大量晶間鹵水已處于鉀鹽結晶階段。他還發現大柴旦湖底硼礦沉積,這為在鹽湖地區尋找硼礦探明了方向。他的這兩項重大發現,加速和推動了地質部門在柴達木盆地大規模進行鉀鹽和硼礦的勘探工作,終于證實了察爾汗湖群蘊藏著上億噸氯化鉀,是至今為止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鹽礦床,也證實了大柴旦湖區確是一個富含鈉、鉀、硼、鋰鹽的大型硼礦床。他們在鹽湖考察中,還陸續發現其他一些巨大的鋰鹽資源,揭示出柴達木鹽湖按水化學特征分類的分布規律和演化過程。提出了按鉀、鎂、硼、鋰鹽的分離提取價值而制定的鹽湖分類。

(2)典型鹽湖研究

他指導研究了察爾汗湖群。由于鉀鹽的主要儲量是在鹽湖晶間鹵水和達布遜湖水中,開發該湖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從鹵水中大量獲得制鉀鹽的原料——光鹵石。為此,他們研究了鹽田建造和各種鹵水在不同條件下的天然蒸發結晶過程,制定了鹽田日曬制取光鹵石工藝,為獲取光鹵石原料確定了基本技術。

他指導研究的另一個典型鹽湖是大柴旦鹽湖,該湖鹵水組成復雜,鉀鹽、硼酸鹽、鋰鹽含量甚豐,是研究綜合利用的典型硫酸鹽型湖。他們對此湖做了長期的現場觀測和實驗室研究,揭示了湖水組成隨季節變化的規律,研究了不同季節湖水的天然蒸發結晶規律和鹽田日曬工藝,逐步分離出大量鈉鹽、鎂鹽、光鹵石,獲得了提取硼酸與鋰鹽的高濃度原料鹵水(硼酸、鋰鹽全部富集于母鹵中)。還進一步研究和確定了直接提取硼酸和鋰鹽的工藝,并深入研究了濃鹵硼酸鹽化學。此項已堅持進行了30余年的研究,是我國鹽湖資源開發與鹽湖化學研究的典范,大量的基礎研究為柴達木盆地同類鹽湖的綜合研究開發提供了依據。在鹽鹵硼酸鹽化學研究上他們也取得重要突破,首先提出了硼酸離子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聚合態存在于飽和氯化鎂鹵水中,而且它們因條件變化而互變的新概念;發現濃鹵經稀釋可加速硼酸鎂鹽的結晶析出,并在常溫常壓下獲得多種不同的硼酸鎂鹽礦物;又進一步建立了研究難溶硼酸鹽非熱力學平衡相關系的新方法——結晶動力學法,從而使研究鹽湖化學大難題之一的鹽鹵硼酸鹽化學成為可能。這些突破,進一步支持了所提出的青藏高原鹽湖硼酸鹽礦成礦新理論——稀釋成礦理論。鑒于上述這些在國際上領先的成就,以及發現大柴旦湖綜合鉀、硼、鋰礦床本身這一重大成果,1990年柳大綱、高仕揚等人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受獎項目是“大柴旦鹽湖調查,鹽鹵硼酸鹽化學,從鹵水中分離鉀鹽、提取鋰鹽的基礎研究”。

(3)鋰鹽提取及相應水鹽體系相平衡研究

為從各種鹵水中直接提取鋰鹽,柳大綱還指導研究了鋁酸鈉法直接提鋰,并進行了鋁酸鈉、氯化鋰、氯化鎂水鹽體系中化學反應過程的研究,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我國第一個直接提取鋰鹽的工藝流程。此外,他還指導研究了氯化氫、氯化鋰、氯化鎂水鹽體系中固、液、氣諸相平衡關系。此工作為用鹽析法分離氯化鎂,高度富集氯化鋰,進而制取氯化鋰的工藝奠定了理論基礎。

(4)建立鹽湖化學分支學科,制定鹽湖科研規劃,創建青海鹽湖研究所

鹽湖資源的開發與研究,涉及多種專業與學科,1960年柳大綱倡議在無機化學中建立鹽湖化學這一分支學科,指出其重要性類似海洋化學。與此同時,他還提出該分支學科所涉及的鹽湖地球化學、水化學、礦物學、物理化學、成鹽元素化學、化學工藝學、同位素化學、稀有元素化學、鹽鹵分析化學以及工程設備等十個方面的任務與研究內容。柳大綱還提出了發展我國鹽湖化學的規劃,它包括基礎水鹽體系中相關的研究;利用天然能源分離大量鹽類的研究;發展提取微量稀散元素硼、鋰、溴、碘、銣、銫、釷、鈾以及重水的新技術;兼顧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的鹽湖調查與研究;建立現場實驗基地等。

1963年國家科委成立鹽湖專業組,制訂鹽湖科學十年規劃。柳大綱提出分別在三個鹽湖建立三個工廠的構想,即在察爾汗建一個年產10萬噸鉀肥的工廠;在柯柯湖建立年產250萬噸食鹽的工廠;在大柴旦湖建立生產硼鹽、鋰鹽的示范車間。圍繞這一構想,他還提出一整套的研究工作方案。為實現此規劃,國家科委責成地質部、化工部和中國科學院分別成立三個研究所。后由化工部與中國科學院成立的研究所合并為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柳大綱任所長。該所已成為我國鹽湖科研的主要機構,他們遵循柳大綱的建所指導思想與規劃,在青藏鹽湖調查、鹽湖水化學、鹽類資源綜合利用、稀散元素分離提取、水鹽體系相平衡(特別是介穩平衡)、濃鹽溶液化學和鹽鹵分析化學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鹽湖資源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行大規模鉀肥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柳大綱曾任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副理事長。1984年任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委員會主任委員,1985年后任名譽主任委員。1983—1990年任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1973—1986年擔任《化學通報》主編。1985年起擔任《無機化學》(后改名為《無機化學學報》)顧問。他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主任編委之一,當選為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論著

1柳大綱,數種著名國產陶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集刊第二號,1930。

2王琎、柳大綱,宜業陶業之初步化學觀察,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集刊第三號,1931。

3柳大綱、周慶祥,活性炭檢驗,中央研究院民國二十年度總報告,1932:85。

4萬鎮、柳大綱,玻璃原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國二十一年度總報告,1933:81 。

5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The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the C yanogen Molecule,JChinChemSoc,1935,3(4):301~307.

6Wu Xuezhou,Liu Dagang(TaKong Liu),Th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Dissoci ation Energies of Cyanic Acid and Some Isocyanates,JChemPhy, 1935,3(9):544~546.

7Wu Xuezhou,Liu Dagang,Not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Zinc and Cadmium Cy anides,JChin.ChemSoc,1936,4(6):518~521.

8Zhou Tongqing,Wu Xuezhou,Liu Dagang,On the Under Water Spark Absorptio n Band of CuH,JChinese Phys,1937,3(1):20~26.

9Wu Xuezhou,Liu Dagang,The New Absorption System of Cyanogen Gas in th e Near Ultraviolet System I,JChemPhys,1937,5(3):161~165.

10Wu Xuezhou,Liu Dagang,Zhu Zhonjun,Wu Chi,The Near Ultraviolet Bands o f Acetylene,JChemPhys,1938,6(3):240~246.

11柳大綱、鐘煥邦,云南中部巖鹽礦的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工程會志,1942,9: 42。

12柳大綱、鐘煥邦,云南—平浪精鹽廠制作法的化學研究,中國化學工程會志,1 945,12:11。

13柳大綱、鐘煥邦,云南中部元永井含硫酸根鹵水的純化精制,中國化學工程會 志,1945,12:17。

14Liu Dagang,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49,17:241.

15Liu Dagang,Genge Moe,ABFDuncan,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Sulfur H exafluoride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JChemPhys,1951,19:71.

16柳大綱,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豐富,光明日報,1959年3月1日。

17程祖良、胡克源、柳大綱,氯化鋰與鋁酸鈉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中國化學 會1963年年會論文摘要集,1963。

18胡克源、柴文琦、柳大綱,四元水鹽體系H+,Li+,Mg2//Cl—H2O 0℃ 時相平衡的研究,中國化學會1963年年會論文摘要集,1963。

19柳大綱、陳敬清、張長美,各類型鹽湖的分布,第一屆全國鹽湖學術會議論文 摘要匯編,1965。

20柳大綱、陳敬清,察爾汗鹽灘及達布遜湖區的物理化學調查,第一屆全國鹽湖 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1965。

21柳大綱、胡克源,鹽湖化學,中國化學五十年,科學出版社,19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五原县| 唐海县| 马鞍山市| 环江| 无锡市| 彰化县| 思茅市| 安塞县| 黔江区| 介休市| 金华市| 中山市| 偏关县| 阿图什市| 会同县| 东安县| 迭部县| 成武县| 珲春市| 建平县| 虎林市| 漾濞| 肥城市| 祁门县| 勐海县| 甘孜县| 弥渡县| 开平市| 江川县| 隆昌县| 鸡东县| 南召县| 平湖市| 达拉特旗| 西吉县| 上高县| 襄汾县| 南华县| 休宁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