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16日電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15日在“非公經濟與擴大內需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階段如果民間投資不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中國經濟就不可能持續高速地增長。
黃孟復認為,短期內消費還不能成為拉動經濟的主動力,今后很長時間內投資將在擴大內需中承擔起主要責任。然而,2000年以后外資投資比例逐年向下,指望外資繼續在中國大量投資已經不現實;而地方政府債務、大型項目盈利等制約因素的顯現,國有企業很多投資的效率和效益還有待考量。唯有民間投資比例30多年來一直處于上升態勢,最近3-5年已經占到國內總投資的55%—60%,成為國內投資的主力軍。
根據全國工商聯的數據,2009年,“民營企業500家”營業收入總額達4.7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4%;稅后凈利潤2179.52億元,同比增長32.84%。雖然利潤總額遠不及央企,但同比增幅均超過中央企業。
“與國有投資相比,民間投資總體而言是逐利性的,這種有效益的投資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其在解決就業、培育中等收入階層等方面也有更明顯的比較優勢。”黃孟復說。
“我們一直最倡導的就是,能有一個公平競爭、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民營企業的管理機制、競爭意識都非常強,所以只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國的民營企業就一定能大發展。”黃孟復說,尤其是在一些并沒有必要完全壟斷的行業,應逐步對民間投資開放。
據介紹,目前我國私營企業已經達到750萬家,占全國法人企業總數的70%以上,成為我國最大的企業群體。民營經濟已經占到全國GDP的一半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民營經濟吸納的就業人數占到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80%以上,提供了70%的技術創新、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