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水溫的要求,醫生在千里之外也能給病人把脈診療,這是未來物聯網時代人類的智能生活。湖南可以借鑒上海和重慶的做法,發展物聯網,建設智能化城市。”5月27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專題調研組赴湖南調研,并與部分省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座談會上,調研組成員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湖南省發改委副主任張銀橋直言不諱地提出了當前宏觀調控中存在的“一刀切”的現象:“如房地產調控,湖南整體處于健康水平,住宅均價在全國排位相對靠后。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較大,若實施一線城市的調控政策,將會抑制其良性發展。”張銀橋建議,實施差別化的宏觀調控政策,充分考慮各地的差異,區別對待,靈活施策。
“菜貴,直接受益的不是農民;菜賤,農民連成本都無法保住。”省農業廳副巡視員文培正針對近幾個月菜賤傷民的現象道出了自己的擔憂。對此,他建議實行蔬菜價格保險機制,當農產品價格跌到一定程度時,由保險公司為農戶提供成本價格保障,保護菜農的利益,確保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省商務廳的相關負責人則呼吁,著力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切實降低流通成本,擴大城鄉消費;充分發揮湖南的科教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培育一批服務出口品牌企業和品牌項目。
結合調研中了解到的情況,調研組建議,進一步落實惠農政策,著力破解現代農業發展的難題,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在繼續改造提升傳統農業的同時,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繼續發揮好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結構和改善民生的雙重作用,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提升規模和水平,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雙向交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