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士亮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2023年春節前夕,在人們忙碌為新春做準備的時候,江蘇省淮安市九三學社社員、盱眙中學教師封士亮帶著一顆愛心,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多方努力,封士亮為不曾謀面的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送上珍貴的生命禮物,完成生命了的接力。
無比堅定的選擇
2022年11月的一天,封士亮接到了盱眙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封士亮,根據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江蘇分庫的通知,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初次配型成功,問他是否愿意捐髓救人。“當然愿意,報名成為志愿者就應該為這個承諾負責到底。”當得知工作人員意圖,封士亮沒有一絲遲疑,一口答應下來。“當我知道被捐獻者是一個11歲的小朋友時,我更加堅定了捐獻的決心,因為作為一名父親,我非常理解那名孩子父母的焦急,所以我特別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這個孩子走過更長的人生路。”
為了順利完成捐獻,自從接到電話,封士亮就開始積極調整自己的作息,加強身體鍛煉。2023年1月14日開始,封士亮開始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支動員劑。期間,封士亮還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檢查。雖然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因此而打亂,但封士亮卻說:“捐獻造血干細胞加上打動員劑的天數也就是耽誤五天時間,可對于受助者來說,改變的可能就是一輩子。”
1月19日,封士亮靜靜地躺在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病床上,雙臂都被插上管子,與采集機連在一起。流著他熱血的管子,滿布采集機,從中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懸液被傳到血袋中,循環出來的部分血液,由輸血管從他左臂動脈回流入體內。
“回去以后我還要動員身邊其他人加入中華骨髓庫,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封士亮一邊說著一邊看著身旁的采集袋,目光顯得溫柔且堅定。
經過近4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過濾,封士亮成功捐獻了178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浮液,為急需救助的患兒送去一份“新年禮物”,點亮了患兒的生命之光。封士亮也成為淮安市2023年度第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生命接力的故事
“敬愛的捐獻者:您好!您辛苦了……是您的無私奉獻,挽救了我們孩子的生命,賜予了他新生;是您在我們幾近絕望的困境下點亮了我們的希望之燈。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您就是他的再造父母……”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后不久,一封署名為“全家奉上”的信件送到了封士亮手中。
雖然到現在為止,封士亮對受捐對象的情況仍然一無所知,但是從患兒家庭來信的字里行間,他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家庭遭遇的不幸、求醫路上的煎熬以及配型成功的欣喜。
仔細閱讀完這一封飽含深情手寫信,封士亮也深受觸動。在他眼里,也已經把患兒一家當做他的家人。于是,備受感動的封士亮也對素未謀面的小朋友和“家人”說出了他的心里話:“你的來信我收到了,不用感謝,這是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力所能及的事,我成為志愿者的那一天,就下定決心,堅守承諾。希望你早日戰勝病魔,早日康復,快快樂樂,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將來多學知識,多學本領,多為社會作貢獻,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人間大愛的感動
封士亮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白血病患兒的事跡在淮安、盱眙各界產生了廣泛的關注,“淮安政協”“淮安統一戰線”等當地宣傳平臺紛紛刊登他的事跡,大家紛紛向他送上祝福,為他點贊。
有人問起為何如此堅定地選擇為陌生人捐獻造血干細胞時,封士亮這樣回答:“世界上的東西都是越分越少,只有愛是越分越多。能幫助一個幼小的生命,與他一起體會人間溫情,感受生命的延續,我感覺很心安。”
不止于捐獻造血干細胞,作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盱眙縣政協委員、人民教師,封士亮長期堅持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愛心志愿活動。尤其加入九三學社以來,封士亮秉承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主動承擔支社大量工作,多次被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表彰為“思想宣傳先進個人”、被九三學社淮安市委會表彰為“優秀社員”。
在教育工作中,封士亮也盡心盡力,受到學生們的尊敬和喜愛,連續多年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被淮安市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個人”“淮安市優秀班主任”等。此外,封士亮所著論文還獲得江蘇省中小學“師陶杯”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江蘇省“五四杯”論文大賽二等獎等。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和贊揚,封士亮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姿態。尤其這次造血干細胞的成功捐獻,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繼續投入公益事業的決心。他表示,造血干細胞對于捐獻者來說,可能只是存在于骨髓靜息狀態的備用細胞,但是對于患者來說,這些細胞是“生命的種子”“家庭的希望”。“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能夠加入中華骨髓庫,為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封士亮經常向身邊的人呼吁。(王力)
延伸閱讀
據新華社報道,2022年,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全年新增入庫志愿者資料15萬份,實現捐獻造血干細胞1968例,比2021年同期增長70例。其中,對外捐獻5例,實現首例對菲律賓患者的捐獻。
數據顯示,中華骨髓庫成立21年來,我國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資料達318萬余份,造血干細胞捐獻1.4萬余例,提供檢索服務10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