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剛上班,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社員、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斌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無論是科研攻關,還是代表履職,都需要全心投入,嚴謹精細,深耕厚植,久久為功。”他說。
作為航天領域的科學家,自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周斌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奔赴多地調研,用心打磨建議。“只有及時了解最新情況,才能準確發現問題,拿出破題良策。”他說。
周斌
今年,除了繼續為科技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建言發聲,周斌還將目光投向了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航天產業鏈建設議題。他建議,加快布局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低軌商業衛星互聯網,既可以賦能海洋經濟、低空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發展,還能應用于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也有助增進民生福祉。
建言布局覆蓋大灣區的商業衛星網絡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周斌提交建議,呼吁充分發揮廣州南沙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基礎及資源優勢,以中低軌道衛星為突破口,爭取政策突破和先行示范,構建商業航天全產業鏈,打造中國商業航天“第一極”。
對此,國家相關部委在答復中表示,支持廣州南沙優化商業航天市場環境,在準入門檻、電信運營許可、頻率資源申請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動廣東加強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布局及服務保障。
之后,作為領域專家,周斌積極為南沙商業航天產業生態發展和項目落地出謀劃策。他還多次深入企業和園區走訪,了解具體問題,科學細致分析,履職建言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今年,基于專業上的積累和深入調研考察,他打算圍繞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低軌商業衛星互聯網建設提交建議。
“通過發射20到30顆通信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通信服務,將對偏遠山區、海洋等地區進行網絡補充覆蓋,提高通信效率。”周斌表示,廣東地處適合航天器發射的低緯度地理位置,擁有一批科研院所,聚集商業航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商業航天發展上具備獨特優勢,有條件在2到3年內建成覆蓋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低軌商業衛星互聯網。
“衛星互聯網的建成,一方面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低空經濟等新業態新經濟發展,也可應用于生態環境監測、災害預警、應急處置等領域;另一方面,高通量、低延時的通信網絡信號,將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周斌說。
記者手記
在履職路上,走得踏實又堅定
量子材料計算理論、太赫茲儀器設備研發、光刻機“卡脖子”技術攻關……談起技術,這位航天領域專家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他保持對本職工作的熱愛,仰望星空,矢志創新,努力當好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的學科帶頭人。
仰望星空的同時,周斌提醒自己要“接地氣”。盡管科研工作忙碌,他定期走進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開展接待群眾活動。解決破損路面修復問題、處理困擾街坊們的網絡信號故障、推進小區更換水管……推動一項項惠民之舉、一樁樁利民實事落地生根,他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航天工程是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工程之一,容不得半點馬虎。在周斌看來,代表履職也是如此,要把每個細節都落到實處。“人民選我當代表,我要當好代表為人民。”他在履職路上,走得踏實又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