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24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座談近日在北京舉行。在“加速腫瘤藥物研發,中西并舉貢獻中國智慧”專場座談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學科帶頭人、西苑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楊宇飛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要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助力打造多學科防治癌癥新格局。
當前,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去年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個部門聯合制定公布了《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促進中西醫結合創新,加強中醫醫院腫瘤科建設,支持綜合醫院、腫瘤專科醫院提供癌癥中醫藥診療服務,構建中西醫結合癌癥防治網絡。
“中醫與西醫扎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醫講究整體觀、辨證觀,注重平衡與中和,突出圍繞人的個體化治療和全程整體治療;建立在近代解剖學、細胞學等科學技術基礎上的西醫,遵循理性邏輯和定量實驗,更直觀,也更微觀。”楊宇飛說,“中西醫融合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高度個體性與靈活性,可以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與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也是提升癌癥防治水平的有力舉措。楊宇飛介紹了她在北京市郊的中西醫結合預防腫瘤試點工作:“我們選擇一個腫瘤發病率比較高的村子作為試點,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依靠村里骨干力量進行腫瘤一級和二級預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豐富著癌癥的臨床治療手段。“過去,癌癥治療主要集中在內科、外科、放射科等,現在需要康復科、共病科、藥劑科、營養科、心理科的專家共同參與。下一階段,要延續中西醫結合互補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堅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模式、理念與輸出我國傳統醫學的有效方法并舉,多學科團隊緊密協作,醫研企共同發力,提升癌癥防治水平。”楊宇飛說。(王穎)